的確,這樣無序的大小月設定連魏民生自己都覺得很蛋痛,但這其中又是有一些歷史原因的。
最初凱撒大帝確實是按單雙來確定大小月的,他規定一年分為12個月,從1月份開始凡單數的月份都是31天,雙數的月份是30天。
只是這樣算下來,一年是366天,比一般意義上的一年要多一天。
於是凱撒規定從專門執行死刑的二月份中減去一天,所以二月份只有29天了。
後來,凱撒大帝的兒子奧古斯都的生日是在8月份,他為了顯示自己的尊貴,過生日這個月不能比他老爸少一天,所以就規定8月也是31天。
為了避免使三個大月的月份連在一起,9月份和11月份就成了小月,只有30天;10月及12月則加長到31天。
但是這樣一來又有了問題,一年算下來又多出了1天,奧古斯都大帝便又將二月份減去一天,這樣二月份就只有28天了。
可這樣任性的做法放在曆法之上,簡直就是太兒戲了一點好嗎?
魏民生只好胡亂解釋道:“在我的家鄉,二月是專門執行死刑的月份,總歸有些不祥和,所以就特意減少了兩天,意在少殺、慎殺。
而我們又講究首尾一致,有始有終,一年由大月開始,再由大月結束,才算得上是圓滿,所以就排成這個樣子了。
其實這個樣子的大小月還是很好記憶的,大家不妨握緊左手成拳頭狀,手背方向對著,然後我們就可以看到關節部位有“凹下去”的和“凸起來”的地方。
順著食指凸起的關節開始從1月份開始數,一個來回正好數到7月,然後再從食指凸起關節開始數,從8月份開始,一直到數到12月。
凸起的位置對應的月份為大月,凹下去的位置對應的月份為小月。
這種計元方式主要是以太陽的位置來確定的,所以也稱之為太陽曆。
由於天空中有太陽、太陰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所以我們又規定了七天為一個星期,每天各由一位星神值守。
太陽神最大,每個星期的第一天星期天就由太陽神值守,所以星期天也被稱之為星期日。
然後星期一到星期六值守的星神分別是: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
這樣我們就可以按照一個較短的時間來安排自己最近的工作。”
月曆的圖片這時已經透過投影儀顯示在熒屏上,大家可以直觀的看到每一天對應的星期數。
看著這個月歷,諸葛亮皺了皺眉頭,不解地說:“總統閣下,在下還有一個不解之處,這太陽曆又是如何安排二十四節氣的呢?節氣不明的話,百姓又該如何來確定耕種的時間呢?”
魏民生可沒有專門觀測星像的人才,這相隔近兩千年的時間,陽曆對應的農曆肯定還是存在一些誤差的。
但如果重新計算的話工作量又太大,雖然有換算公式,但還是需要人工參與。
按照魏民生善於偷懶的性格,既然兩者無法兼顧,就乾脆不管農曆的事,自己按照氣候、溫度的變化來進行作物的耕種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在華夏山莊裡,由於有了大棚的存在,對於一些蔬菜瓜果的栽種時間也沒有了嚴格的要求,而且農曆與陽曆之間最多也不過是前後一個月的誤差,自己完全可以按照陽曆的時間來進行作物的耕種。
所以魏民生厚著臉皮說:“我們華夏國能夠種植的作物種類太多,它們都有不同的耕種時間,所以僅憑二十四節氣來判斷該何時耕種就有些不太合適。
我們的歷法對應的是太陽的執行週期,所以基本上每年的天數沒有多大的變化。
由於每年同一時間對應的氣候也差不多,所以我們只需要記著什麼時候種什麼就行,這對於百姓的耕種來說更加簡單、清晰。”
聽到魏民生這貌似有道理的解釋,而且說的什麼太陽的執行週期對於諸葛亮來說是一個不熟悉的領域,所以也就不好再說什麼。
陸遜這時站起來說:“總統閣下,不知這每星期七天,由七大星神值守有何意義?”
魏民生說:“這每星期設定為七天,主要是與月亮有關。
月亮由半圓月至滿月的時間是七天左右,由圓月至半圓月的時間又是七天左右,由半圓月至消失的時間是七天左右,由消失至半圓月的時間還是七天左右。
所以,七天也是月亮盈虧的週期,每四個星期就大致對應著一次月亮的圓缺。
在陽曆之中引入星期之後,就相當於把月亮的變化規律也包含了進去,便於大家在夜晚確定現在的大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