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嬴政並沒有最後開口,而是將目光看向了嬴高,語氣輕描淡寫,道:“太子,你覺得諸位愛卿所言如何?”
“稟父王,兒臣以為諸位大臣所言各有各的道理!”
嬴高放下手中的茶盅,坐直了身子,這一刻,他的臉上的神色一下子變得肅然:“老師說的很有道理,滅韓當偏師為之。”
“我大秦東出,兼併山東六國,是為了開闢前所未有的大業,祖宗成法又如何,天下人的目光又如何。”
“此番東出,兒臣以為不必效法武王,也不必效法其他,我大秦只做自己!”
“聽了諸位大臣之言,兒臣也赫然有了新的想法,兒臣以為大秦滅韓,毀其宮殿,滅其王族,斷其傳承。”
“而且一旦我大秦滅韓,當迅速設立郡縣,然後普及秦法,廢除韓國文字,律法,信仰,甚至於包括風俗習慣等。”
........
“兒臣還是那句話,韓王一族不能投降了殺,但是他們可以死在戰火之中,甚至於韓國宮殿,也可以毀於戰火中。”
說到這裡,嬴高朝著嬴政肅然一躬,道:“父王,在戰爭年代,天下人心對於統治者,對於戰爭的行為將會有極大地包容。”
“在戰爭中,屠殺十萬人,天下人只會稱之為暴秦,同時也會懼怕,倘若是在大秦兼併六國之後,無緣無故的屠殺十萬人,就算是六國王族,也會讓朝廷無法得到民心。”
“兒臣一直都認為,一旦六國王族在大秦一統天下之後殺,朝廷以及父王必然會留下汙點,成為天下士子攻訐的重點。”
“但是,戰爭之中,刀光劍影,死個把人本身就是一種常事........”
此話一出,眾臣為之臉色驟變,他們都認為自己足夠狠辣,但是與這位相比,還是大有不如。
“王上,太子之言有理,但是這樣做,不利於對於山東其餘諸國的征伐,這意味著戰爭的難度,將會提升無數倍!”
最後,王綰還是硬著頭皮陳述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嬴高的態度太過於霸烈,這對於大秦而言,並非是好事。
大秦已經霸道了很久了,在王綰看來,滅六國還是要徐徐圖之。
.........
聞言,嬴高看了一眼王綰,嘴角浮現一抹笑意,這便是這個時代的大臣,縱然是太子又如何,甚至於君王都改變不了他們的觀點。
在嬴高看來,這是一件好事,大秦朝廷需要乾綱獨斷,也需要集思廣益,畢竟現在他們在做的事情是一件開天闢地,前所未有的大事。
這意味著,這樣的事情沒有先例可以效仿,除了他之外,沒有人知曉這樣做對與錯,最重要的是,雖然他知曉,但是他只能把控大局,細節方面還是需要王綰等人鋪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