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張良點頭,軺車之中氣氛一下子變好了,嬴高與姚賈的有些話題也不再避開張良,而是直接裸露在張良的面前。
“恭喜武安君,又得一大才!”
姚賈笑了笑,朝著嬴高舉盅,他可是清楚嬴高的性格,既然是嬴高說張良有大才,那就意味著張良真的有大才。
而且這個才華還不一般。
他可是在政事中與范增接觸過,自然是清楚,范增的厲害之處,而嬴高向張良比作了范增,這意味著成長起來的張良必然是不遜色范增的。
一想到這裡,姚賈對於張良的態度也是變得和氣起來。
“同喜,都是為了大秦!”
嬴高舉盅,將酒盅裡面的酒液一飲而盡,在他看來,他將張良帶來,也是為了讓大秦變得更好,不管是消滅張良給大秦的威脅,還是消滅黃石公等人都是為了大秦。
他乃大秦公子,嬴高比任何人的都清醒,他心裡清楚,只有大秦強盛,他的日子才會好過。
“哈哈哈,武安君說的對,都是為了我大秦!”姚賈再一次舉盅,朝著嬴高與張良,道:“此盅敬我大秦,願我大秦萬世無疆!”
“敬我大秦,願我大秦萬世無疆!”嬴高也跟著喝了一口,這個時代的人們,對於國家的熱愛,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特別是現在的大秦,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大秦,而是有志於天下一統的所有仁人志士的理想集合。
正因為如此,大秦才會真正意義上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因為大秦便是所有人的努力,代表了九州的天下大勢。
“武安君此番入韓,我韓國割讓南陽,現在的大秦已經做好了東出的準備吧?”張良苦著臉吟了一口酒,道。
“首先,本將糾正你一點,不是你韓國,現在的你,屬於本將,屬於大秦,你應該稱之為我大秦!”
嬴高放下酒盅,糾正了張良一番,然後深深地看了一眼張良,彷彿是在看一個痴傻之人,這樣的目光讓張良不舒服。
“武安君,難不成我說錯了?”這一刻,面對嬴高的目光,張良都有些遲疑了,忍不住朝著嬴高詢問,道。
“錯了,也沒錯!”
嬴高語氣幽幽,道:“我大秦歷代先祖,都矢志東出,不管是孝公,還是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幾乎每一代君王都在踐行著大秦男兒,勿忘東出。”
“每一代的武將,每一代的文吏都在踐行著秦不守關,誓將東出。”
“我大秦從孝公開始,便在籌備東出,一直到今日。”
“我大秦東出,乃是堅持了百年不曾改變的國策,縱然是孝文王,莊襄王這種不強勢的君王,也不曾放棄東出。”
“東出乃是我大秦朝野上下,上至君王,下至老秦人的執念,是一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