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廠和供應商之間的關係,沒有一個絕對的說法。
更多的時候,雙方的合作是一個博弈的過程。
不過,整體來說,肯定是甲方會更加強勢,更加有主動權。
但是在比亞迪跟南山的合作過程當中,局面又更加有所不同。
也就難怪梁傳慶會有疑問。
“南山如果真的造車,確實有可能造的比我們好。”
王福沒有因為這個話不中聽,就不在那裡狡辯。
“不過我不覺得南山在未來五年內會考慮造車。”
“他們現在的變速箱業務已經進入正軌,其他零件也開啟了市場。”
“可以說,零部件業務是南山最主要的利潤來源。”
“如果他們選擇進入到整車製造領域,先不說能不能起的成功,單單失去的東西就不是現在的南山可以接受的。”
“你想一下,如果南山真的造車了,那麼我們還會從他們那裡購買發動機和變速箱嗎?”
“長城也好,長安也好,他們會繼續選擇跟南山深度合作嗎?”
“除了少部分的零件,南山QCD水平遠超同行,大家可能不會放棄。”
“大部分的零件,只要能找到其他的類似廠家,恐怕大家都會選擇找其他廠家合作。”
“畢竟,一旦南山選擇了造車,各個整車企業就會對他有非常深的忌憚心。”
“特別是他們車型跟各個車企的車型產生了競爭關係的時候,這種忌憚心就會更加嚴重。”
王福這麼一分析,梁傳慶忍不住點了點頭。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
但是萬一人家南山的零部件,真的QCD都比行業內其他廠家強呢?
到時候大家是放棄還是不放棄?
當然了,他不會直接這樣子問。
而是換了一種問法,道:“王總,從道理上來說,確實是這個樣子。但是愛信和電裝也是豐田汽車旗下的產業,可是不管是福特和通用,還是本田,都跟愛信或者電裝有比較深的業務往來。”
“萬一將來南山也能跟愛信或者電裝一樣的話,豈不是也會考慮造車?”
雖然梁傳慶覺得南山不大可能做到電裝這樣子的規模。
但是南山的發展勢頭,是誰都能夠看出來的。
“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那種規模,零部件產業的利潤就足夠他們活的很好了,其實做不做汽車,意義不是那麼的大。”
“再說了,哪怕是到了那一步,那都是好幾年以後的事情了。”
“到時候比亞迪自己的發動機和變速箱,肯定也是已經研發出來了。”
“我們有更多的選擇去面對將來的局面。”
王福這麼一說,梁傳慶自然就不好再說什麼了。
要不然就變成單純的找茬了。
“那我這段時間跟他們保持密切的溝通,一旦出現問題,及時的商討新方案。”
……
當比亞迪的人在討論著今天會議的事情的時候,南山內部在王福他們離開之後,也立馬召開了一個會議。
這個時候,不管是紀華還是潘金興,亦或是曾婷婷和羅紅星,提問題可就直接很多了。
畢竟要是不把問題及時提出來,到時候大老闆拍板了要往下推,中間再出大問題,就要有人出來背鍋了。
“曹總,我們公司現在還缺少一個精通發動機研發的技術專家,沒有辦法統籌整體的開發,這個問題需要儘快的解決才行。”
紀華這輩子都是在研究變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