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早期研發不出合格的乘用車發動機,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就是技術積累不足。
發動機的研發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和經驗借鑑,像是ECU的引數設定,沒有足夠的資料積累是設定不好的。
而國內早期在發動機技術方面缺乏足夠的積累和經驗,因此難以研發出合格的發動機。
第二就是資金投入不足。
發動機研發是一項高風險、高投入的領域,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才能推動技術的發展。
而國內早期在經濟方面投入的發動機技術較少,有限的資金,很多企業寧願用來拿去直接購買發動機,也不願意去研發,這麼一來,自然就研發不出合格的發動機。
再有就是人才缺乏。
發動機研發需要高素質的人才,而國內早期在人才培養方面缺乏足夠的投入,導致優秀的人才缺乏,這也限制了發動機技術的發展。
當然了,管理水平落後,也是一個原因。
發動機涉及的零件很多,研發需要一個高效的管理體系,而國內早期在企業管理方面存在許多問題,導致管理水平落後,影響了發動機的研發和生產過程。
原本比亞迪想要一上來就打破行業慣例,自己搞發動機。
不過,梁傳慶已經非常明確的告訴王福,這事短時間內搞不定。
這麼一來,比亞迪的選擇就不多了。
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想法,王福和梁傳慶來到了南山。
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王福他們要見到曹陽,自然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曹總,我今天是找你求助來了!”
王福見到曹陽的第一句話,就開門見山的把自己的目的給說了出來。
到了他們這種層次,大家又有信任關係,說話就不需要拐彎抹角了。
“王總,比亞迪和南山是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有什麼需要互相幫忙的事情,你直接說!”
“只要南山能夠幫忙的,一定全力支援。”
“南山現在搞不定的,我們也創造條件去搞定!”
漂亮話誰都會說。
曹陽現在對這一套也是非常熟悉了。
本來就有意跟比亞迪合作推廣南山的各種全新零件,他自然是希望比亞迪的F6能夠成功。
王福過來找自己,無非就是F6專案碰到了課題。
這一點,曹陽不用多問也能猜到。
“有曹總你這話,我就放心很多了!”
“不瞞伱說,我們的F6車型的發動機研發,日程方面嚴重落後。”
“雖然已經制作出了一批發動機樣機,但是距離大規模量產還有非常大的差距。”
“不過,在這個過程之中,我們也發現南山生產的那些零部件,效能非常的優秀。”
“不管是ECU還是曲軸軸承,亦或是起動機,沒有任何一個零件掉鏈子的。”
“就是不知道南山有沒有自己研究發動機,或者是跟比亞迪合作研究發動機的計劃?”
王福直接把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
比亞迪現在搞不定發動機專案,需要南山協作。
這還真是瞌睡就遇到枕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