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衝壓的各道工序裡頭都涉及許多的新技術,這根本就不是華夏國內的供應商現階段就能掌握的。”
“至少要再過十年,他們才有可能在這方面取得突破。”
“那個時候,我們在華夏的佈局肯定也已經完成了。”
錢輝今年可是專門去過一次本特勒德意志總部,參觀了各個工廠。
對於本特勒的技術先進性,他是非常認可的。
在他看來,自己說十年時間,都已經是高看國內的那些廠家了。
“行吧,那要是有什麼新的情況,你及時告訴我們。”
“熱衝壓技術是公司未來重點發展和推廣的技術,也是公司新的利潤來源。”
“可不能出現失誤。”
為了研究熱衝壓技術,本特勒可是不僅掌握了模具製造技術,還自行涉及了加熱爐。
甚至連壓機也都是跟著裝置廠家一起做了開發。
這麼大的投入,現在還沒有收回成本呢。
自然是不能出意外。
畢竟,他們現在可是佔據了產業鏈的上游位置,正是大展拳腳,掙大錢的時候。
“出不了意外,華夏的本土供應商,拼成本優勢,做一些低技術含量的零件還可以。”
“像是熱衝壓成型這些站在產業鏈前端的零件,他們是不可能有什麼收穫的。”
錢輝非常肯定的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這讓馮博稍微鬆了一口氣。
……
“部長,有個訊息我覺得有必要跟你彙報一下。”
劉文非抱著自己的東芝膝上型電腦,來到了加藤一郎的桌子旁邊。
為了標榜平等,東瀛系的公司,有許多都是領導和員工一樣,都在一個大的辦公室裡頭辦公。
這種看起來平等的做法,其實一點意義都沒有。
所有的企業裡頭,東瀛企業的上下等級是最森嚴的。
“什麼事?”
加藤一郎的情緒不是很高。
會田衝壓這段時間在華夏的發展很不順利。
不僅華夏本地企業的訂單拿不到,就連東瀛系的零部件企業的壓機訂單也經常出現沒有辦法全部獲得的情況。
這可就要命了。
會田主要的產品就是衝壓裝置,並不是什麼綜合性的大公司。
這壓機訂單拿不到,關聯的開卷落料線之類的訂單,自然也是沒有希望的。
那麼會田在華夏還怎麼做生意?
這種局面,哪怕是跟廣鍛成立了合資公司,也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