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就在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它們還在各種糾結如何應對華夏崛起的時候,啟明星科技的啟明星777貨運版正式的投入商業運作。
幾家快遞公司合計採購了20架的啟明星777,算是給出了非常大的支援。
這讓啟明星777的民航客機版本的量產投入,也變得越來越近。
波音和空客的那幫高管,頭髮都要愁白了。
而對於南山系的企業來說,今年取得了重大突破的,可不僅僅是有啟明星科技。
南山半導體那邊,章京也是專門過來給曹陽彙報最新一代晶片技術的研究情況。
“曹總,我們的3奈米制程的晶片工藝已經研發成功,現在開始修建新的工廠,後年年初就可以開始投入使用。”
“到時候我們的晶片製程工藝,將繼續保持全球最領先的狀態。”
章京現在也算是意氣風發。
伴隨著羊城、魔都、首都、長安四家7奈米制程工藝的工廠的投產,南山半導體的產量已經是全球第一。
最關鍵的是人家的技術也是第一。
華夏每年的晶片進口金額,已經從最高峰的幾千億美元下跌到了幾百億美元。
而這幾百億美元的進口金額,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外資企業進口的。
隨著華夏半導體產能的進一步擴大,估計以後晶片的進口金額會下跌到100億美元以內。
當然了,要完全100%國產也是不大可能的。
除非你能把外資的那些零部件企業等全部都趕出華夏。
要不然,人家終歸是會用自己體系內的廠家。
就像是豐田汽車,人家肯定優先使用瑞薩電子的半導體。
電裝也會優先考慮從自己的晶片工廠採購晶片。
“三星和臺積電、英特爾它們在這方面的情況如何?”
現在能夠在晶片製程方面跟南山半導體一較高下的,也就只有這三家半導體企業了。
其他企業基本上都已經被甩開了一代。
所以曹陽才比較關心這方面的情況。
“隨著製程工藝不斷逼近物理極限,每向前邁進一小步都需要克服巨大的技術障礙。”
“在 3奈米制程中,晶片的電晶體密度大幅增加,對光刻技術、蝕刻工藝以及材料特性等方面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三星可能在光刻精度的控制上遇到了挑戰,估計在2020年之前都不一定能夠突破3奈米技術。”
“而我們在2018年就可以投入使用。”
“至於臺積電和英特爾,根據我們打聽到的情報,他們的進度可能比三星還要慢半拍。”
章京的這個訊息,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好訊息。
以前南山半導體雖然也已經領先於行業釋出了新的晶片製程工藝技術,但是領先的程度並不算是很多。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
直接比其他的國際優秀廠家領先了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這對半導體行業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差距。
可以說,南山半導體如今算是徹底的奠定了行業的優勢,根本就不是其他的廠家能夠輕易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