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爆炸這個事情,雖然不是經常有,但也是每年都會碰到的。
這一次星艦在臺架上最終爆炸,並沒有給啟明星科技的聲譽帶來什麼壞的影響。
甚至反而讓啟明星科技的知名度變得更高了。
畢竟星艦那四十層樓高的外觀,還是給大家帶來了非常大的衝擊力。
世界第一的發射容量,更是不容小覷。
而在啟明星科技內部,也是緊鑼密鼓的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最終是找到了發動機的一根管子的設計要求跟發動機最大推力狀態下的需求匹配不上,導致出現燃料洩露,導致了這一次的爆炸。
這個整改起來,其實一點都不難。
各部門很快就行動了起來,開始為下一顆樣機的生產做準備了。
而在這個時候,啟明星科技的一座全新實驗室也正式投入使用。
考慮到這家實驗室的特殊性,啟明星科技這邊是把中航和航天科技的相關人員都給邀請了過來。
這些都是實驗室的潛在客戶啊。
“曹總,趙總,你們的超高速風洞實驗室修建的太及時了啊。”
“有了這個實驗室,我們的很多高超音速武器和飛行器的研究就算是如虎添翼了。”
錢俊峰沒想到啟明星科技這邊不聲不響的又放了一個衛星。
風洞實驗室這個東西,主要的航空國家,肯定都是有的。
甚至一些汽車廠家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洞實驗室。
但是超高速風洞實驗室,肯定跟普通的風洞實驗室不一樣。
人類有一個航空航天夢,總是想飛得更快、更高、更遠。
早在20世紀50年代,錢老首先定義了“高超聲速飛行”的概念。
未來,新一代飛行器可以達到時行萬里、實現國際出行的早出晚歸。
而新一代空天飛行器的研發離不開重要的科學裝置——高超聲速風洞。
高超聲速風洞透過人工方式產生並控制高速氣流,模擬飛行器周圍氣體的流動情況,獲得飛行器的氣體動力學特性,相當於在地面上人為建造一個“飛行天空”。
飛行器的速度越快,要求風洞產生的“風”越大。
科學家用飛行速度與聲速之比——“馬赫數”度量飛行速度。
在高超聲速飛行中,飛行器巨大的動能將產生強烈的頭部激波和摩擦阻力,把飛行器周圍的空氣加熱到數千攝氏度甚至上萬攝氏度,引起空氣分子發生解離、原子電離等複雜的化學反應。
“飛行器周邊的空氣起熱化學反應,這類現象超出了傳統氣體動力學的研究範疇,需要創立新的理論去描述,打造新的風洞去試驗。”
“我們啟明星科技現在全力發力各種導彈和飛機等產品的開發,對風洞的需求有了很大的提升。”
“新型空天飛行器研發的地面試驗更是需要效能更強大的高超聲速風洞。”
對於啟明星科技的這座全新實驗室,趙思宇是懷有非常高的期待的。
今後啟明星科技能不能持續的引領航空航天產業的發展,跟各項實驗裝置的完整性也是息息相關的。
高超聲速風洞實驗平臺為啟明星科技的高超聲速發展提供了強大工具,現在可以開展那些“能人所不能、做人所難做、精人所不精”的科學實驗,解決那些“做不了、做不好、做不精”的問題。
將來必定是可以為許多產品的設計開發提供助力。
這一點,錢俊峰顯然也是很清楚的。
“空天飛行器?”
中航的趙天靈敏銳的從趙思宇的話裡面抓住了一個關鍵詞。
這個玩意他雖然不是第一次聽說,甚至在中航內部也在探討要不要跟航天科技合作開發一款空天飛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