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我們之前的個別車型的擾流板,其實就是使用南山碳纖維的材料生產,透過它的兄弟公司南山汽車零部件出口過來的。”
“我聽說法拉利那邊其實也有類似的情況,所以南山碳纖維的質量是不需要擔心的。”
依巴特現在自身難保,肯定就不會去照顧美利堅赫氏了。
以前,保時捷的碳纖維材料有一半都是使用美利堅赫氏。
現在情況變了。
不是赫氏買不起,而是南山碳纖維更有價效比。
就連空客和諾斯洛普·格魯門這種美利堅巨頭企業都找南山碳纖維購買材料了。
它們一家德意志的汽車公司,還有什麼必要堅持支援赫氏呢?
“既然如此,那就先切換一半的碳纖維原材料給到南山碳纖維吧。”
“不過在跟他們交易的時候,對於新車型的一些資訊要注意保密。”
“畢竟它們的兄弟企業星辰汽車是我們直接的競爭對手。”
馬赫特做這個決定,顯然也不是一點顧慮都沒有的。
找競爭對手的關聯企業買東西,肯定是會有一定風險的。
“我們只是單純的找它們訂購原材料,材料是用在哪些零件、哪些車型上面,對方都是不知道的。”
“所以基本上不需要擔心資訊洩密的風險。”
到了這個地步了,依巴特肯定是要讓老大放下顧慮。
對於跑車來說,碳纖維原材料的佔比還是比較大的。
畢竟上面有大量的零件是使用碳纖維來生產。
甚至保時捷自己就有一家公司是生產碳纖維零件的。
一些大的零件就自己生產,小的從供應商那邊採購。
這倒是跟四門兩蓋這些零件的模式有點類似了。
……
伴隨著南山碳纖維將最先進的碳纖維材料出口給國外的各個客戶,南山碳纖維自己的業務是蒸蒸日上了。
但是國內的航天科技和中航等廠家,心中難免就多了幾絲擔憂。
“趙總,相關部門如今已經允許南山碳纖維把自己生產的所有原材料都對外進行出口。”
“這麼一來我們在碳纖維零件上面積累的技術優勢基本上就不存在了。”
“這對於我們的航空航天產品追趕甚至超越世界水平是不利的。”
“我們要不要一起跟南山碳纖維那邊溝通一下,看看能不能對供應給國內的材料和出口的做一些區分。”
“最先進的材料,還是要優先供應給我們。”
“只有產能有剩餘,我們不需要那麼多的時候,才進行出口。”
錢俊峰作為航天科技的總經理,集團下面有那麼多的公司使用了南山碳纖維的材料。
他也算是操碎了心。
以前是透過各種手段去國際市場買國家的T700和T800,關鍵經常還買不到。
這對火箭和衛星的研發來說,肯定是很不利的。
航空發射的成本是很高的。
你能夠用更少的重量實現同樣的功能,就能節約更多的發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