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些功勞讓給謝靈雲,讓給各個工程師,更加符合曹陽的利益。
“所有的測試專案,我們事前都是已經做過的。”
“並且我們對比了美利堅那邊對外公佈的航母鋼板的各項效能,我們研發出來的這些特殊鋼,所有的效能都達到或者超越了美利堅那邊的航母鋼板。”
“今天的評審,更多的是一個流程,最終結果肯定不會有問題的。”
周木蘭現在倒是一點都不緊張。
作為航母鋼板專案的總負責人,她對今年的研究成果實在是太清楚不過了。
這要是都不能透過評審,那就沒有天理了。
今天她親自陪著曹陽一起參觀了一下鞍鋼,然後才來到評審現場,看看專家們都在確認哪些專案。
所以這一次的評審主要是針對產品,而不是理論性的確認,所以倒是不需要周木蘭和謝靈雲他們回答太多的問題。
只要產品效能滿足要求,那麼什麼都好說。
反之,你理論知識說的天花亂墜也沒有用。
“確實如此,只要正常進行各項測試,沒有什麼需要擔心的。”
“這一次我們研發出來的航母鋼板當中,除了飛行甲板上使用的,還有船艙上使用的鋼板。”
“甚至一部分鋼板可以用到核潛艇的殼體制造,算是將我國艦船特殊鋼水平直接拉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了。”
謝靈雲跟周木蘭你一言我一語的,大家的心情都頗為輕鬆。
壓力最大的時候是專案剛剛啟動的時候,那個時候誰也不知道能不能按時完成研發任務。
畢竟國內的艦船特殊鋼水平跟國際先進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看到那一個個巨大差距的數字,大家都沒有充分的信心。
經過了將近一年的努力,最終這些差距都被追平了。
就在他們幾個低聲交流著的時候,專家們也是滿臉驚喜的確認著一項又一項的測試。
耐蝕性、屈服強度、抗拉強度、電磁性、焊接性、成型性與機加工性……
各項指標有的是現場做測試,有的是對測試報告進行詳細確認。
不管是哪一種,最終的結果都是非常完美!
透過!
透過!
還是透過!
最終,前後持續了三天的稽核,順利的透過。
由於大家認為世界上能製造航母、潛艇用鋼的已經有美利堅、東瀛、法蘭西和北極熊好幾個國家,其中北極熊和美利堅的水平最高,幾十年前的技術華夏現在才追上。
所以南山特殊鋼和鞍鋼合作的航母鋼板的研發成功,並沒有做非常特別的保密處理。
當天晚上,華夏臺就報道了我們順利的研發出航母鋼板的新聞。
雖然新聞裡頭沒有對航母鋼板的資訊做特別詳細的介紹,但是也提到了幾個美利堅曾經對外公佈的引數,表示我們都已經達到了。
甚至在這個新聞之後,華夏臺專門安排了一個團隊,要對航母鋼板的研發過程進行採訪,準備做一個專門的紀錄片。
越是瞭解鋼鐵產業的人,就越是知道航母鋼板研發的不容易。
這個專案,完全值得拍攝成為一個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