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我們的T1100和T800碳纖維的威力充分的發揮出來,主要就靠複合材料技術了。”
“不過,我們是不是需要同步加快一下T1200碳纖維的研發,讓我們一直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呢?”
曾建英肯定是不甘心世界碳纖維技術第一的位置被美利堅赫氏給搶走。
南山碳纖維才是最先開發出T1100材料的廠家,比美利堅赫氏早了一年多量產。
而T1100材料順利量產之後,在南山碳纖維內部,針對T1200材料的研發已經開始。
歷史上,東瀛東麗到了2023年才順利的開發出T1200碳纖維。
說明在T1100和T1200之間,還是有不小的技術門檻需要突破。
按照原本的計劃,南山碳纖維將在2015年前後完成T1200的商業化生產就可以了。
留給南山碳纖維的時間還是很充足的。
但是現在曾建英覺得這個計劃需要修改了。
南山碳纖維需要保持自己世界第一的位置。
哪怕是這個世界第一是沒有辦法對外宣傳的,至少公司內部的核心人員要堅信自己才是真正的世界第一。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對此,曹陽自然不會阻攔,甚至在關鍵時刻還會幫忙一把,讓南山碳纖維順利的生產出T1200超高效能的碳纖維。
到時候不管是用在哪個地方,都能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這個具體的工作你來安排就行了。”
“碳纖維複合材料和新的T1200碳纖維的研究工作,可以同步展開。”
“我們現在每年售賣碳纖維的利潤,足以支撐這些高強度的研發。”
“甚至航空航天上使用的蜂窩狀夾板,也可以深入的展開研究一下。”
“那樣可以進一步的削減重量,並同步達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曹陽的這個回答,讓曾建英底氣十足。
南山碳纖維已經是一個大型的高科技企業,每年的營業額達到了一百多億人民幣,並且還在不斷的增加。
今年大機率可以超過200億人民幣。
最關鍵的是他們的利潤率很高。
所以哪怕是在不斷的保持較高研發費用投入和新增工廠的同時,也都還能維持一個很不錯的收益。
這是國內許多企業都做不到的。
……
美利堅赫氏的動作,不僅引起了南山碳纖維的重視,曾經的碳纖維世界老大東瀛東麗公司,此時的反應更加強烈。
“社長,美利堅赫氏正式對外官宣IM10碳纖維的量產,這種材料的效能跟我們設定的T1100的效能基本上是相當的。”
“之前我們得到一些訊息,華夏那邊南山碳纖維很可能也在T1100碳纖維上有了突破,至少在實驗室狀態肯定是已經生產出來,甚至已經小規模的量產。”
“這麼一來,全球就已經有兩家企業在碳纖維技術方面領先我們了。”
作為東麗的銷售部長,近藤太郎此時的心情是非常焦急的。
公司在業界的地位下滑,直接的反應就是產品的銷售會變得更加困難,銷售部的壓力在變大。
這肯定不是他希望看到的局面。
“華夏那邊的南山碳纖維不是已經被美利堅制裁,不允許對外出售碳纖維材料嗎?”
“並且他們的T1100雖然已經取得了突破,但是一直都沒有對外銷售,也沒有公佈相關的效能,大機率只是處於小規模量產的狀態。”
佐賀奴的心情其實也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