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華夏最大的民營實業企業,又有著汽車之家和微博這兩個核心的宣傳陣地,曹陽對於汽車市場風向和各個車企的動態,自然是可以最快的獲得資訊。
汽車之家搞來了“姊妹車”的專題報道,並且打聽到了更多車企在這方面的一些動態之後,於魚立馬就主動的去給曹陽進行了彙報。
一方面是跟曹陽共享一下業界的動態,一方面是說明一下這個變化對華夏汽車產業帶來的影響。
“曹總,現在汽車市場上各個合資車企都有要推出更多的‘姊妹車’的意思,大眾、豐田、本田、現代等公司都已經在行動了。”
“我們組織專門的人員分析討論了一番,覺得這個方向可能會是合資車企在今後五年在華夏市場的一個重要手段。”
“由於我國特色的政策和市場,很多合資品牌在國內擁有兩家合資企業!”
“將一輛車型引入國內之後,無論給哪家企業生產,結果必然會引發另一家企業的不滿,若開發兩款完全不同的車型,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技術。”
“而‘姊妹車’的出現,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平衡兩家合資公司的關係和利益,實現雙方共贏、共同發展,最重要的是可以節約成本。”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可能只是考慮到了開發成本的下降,但是我們專門調查瞭解了一番,卻是覺得不能小看‘姊妹車’在成本節約方面的效果。”
“比如年產30萬輛車,如果是劃分成兩款獨立的車型,那每款車只能分攤15萬輛的產能,也就只能分別以15萬輛的規模來同零部件供應商談價格。“
“而如果開發同平臺的姊妹車型,則大部分零部件就可以通用,就能以30萬輛的規模來議價,採購成本會降低很多。”
“並且,當同樣的平臺衍生出不同的車型後,可以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在細節上做出調整。”
“比如一個偏穩重一個偏年輕,一個偏科技化一個偏溫馨化,就能更多地協同佔領市場份額。”
“當然了,俗話說‘有喜便有憂’,‘姊妹車’有眾多的優點,但肯定同樣也是把雙刃劍,用好的話可以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但用不好的話則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讓自己陷入尷尬的地位。”
於魚要專門過來給曹陽彙報,自然也是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所以說起這方面的觀點,也是頭頭是道。
曹陽對於“姊妹車”的情況自然也是比較瞭解的,畢竟後世大眾、豐田、本田可謂是把這個套路玩的爐火純青了。
不過對於這個事情的源頭,他還真是沒有去研究過。
現在於魚專門過來彙報這個事情,他便忍不住多問了幾個問題。
“大眾汽車應該是最早開始搞‘姊妹車’的吧,當初是有什麼特別的背景觸發了他們去這麼搞不?”
曹陽的這個問題一問出來,於魚臉上就忍不住露出了一個微笑。
很顯然,這個問題是她自己早就預想到的一個問題。
給老闆彙報,於魚都會事前準備一個Q&A。
只要被問到的問題是提前準備過的,必然可以有一個很快速、優秀的回答。
這對於在領導面前提高印象分,是很有好處的。
“曹總,說到這個話題,那就還真是有一個小插曲了。”
“1999年,魔都大眾引進了第五代Passat,並命名為帕薩特,到了該換代升級的時候,沒想到大眾將這款車的生產權轉交給了春城大眾,這讓魔都大眾非常尷尬。”
“這款車在當時來說算是魔都大眾的一款明星車型,生產了5年多的時間,基本已經穩固了,沒想到該換代升級的時候,竟然要拱手讓人。”
“可是大眾汽車掌控著技術,車型都是他們開發的,在魔都大眾裡面還是比較有話語權的,所以魔都大眾也是無可奈何。”
“可是它也不想放棄這款車型,該怎麼辦呢?”
“於是魔都大眾就在帕薩特的基礎上,研發出了一款華夏特供車,也就是大眾邁騰的前身帕薩特領馭。”
“為了不讓春城大眾生產的汽車沿用帕薩特的名字,魔都大眾還向大眾集團提出抗議,最後春城大眾生產的第六代帕薩特就改名為了‘邁騰’。”
“雖然邁騰和帕薩特完全不同名,可這兩款車本質上是一樣的,所以它們在市場上就形成了雙車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