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儘快的把我們掌握的資訊跟對方共享一下。”
“我相信在對付南山碳纖維這件事情上面,對方跟我們是一條心的。”
佐賀奴這一次沒有再糾結,直接給出了明確的指示。
而伴隨著東麗的這個動作,美利堅赫氏那邊立馬就有了行動。
“大衛,雖然我們赫氏的IM10碳纖維也已經到了關鍵的研發時期,隨時都能完成大規模量產的技術準備。”
“但是誰也不知道這一天具體要什麼時候才能到來。”
“現在華夏人提前搞出來了,那麼肯定就會率先用在軍工產業上面。”
“並且對方肯定是沒有打算出口這種高效能的碳纖維材料,要不然的話,這麼重大的技術突破,早就上了華夏臺的新聞聯播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採取什麼應對方案,就需要好好的考慮一下了。”
赫氏只是一家材料供應商,並且還不是3M那種規模巨大的企業。
所以單靠他們自己的實力,肯定是沒有辦法達成目的的。
不過赫氏自己的影響力不夠,它的客戶影響力夠啊。
像是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都是它的客戶。
今天,赫氏的總裁托馬斯就來找波音的採購總監大衛商量著碳纖維材料供應的事情。
波音那麼大一家公司,托馬斯想要直接跟波音總裁對話,自然也是比較困難的。
先跟採購總監溝通好,然後再讓對方在公司內部溝通,就顯得更有可行性一些。
“我們的飛機和導彈、衛星上面大量的使用了碳纖維複合材料,這是先跟產品效能的重要保障。”
“過去我們連T700和T800的產品都限制對華夏出口,現在對方卻是不僅突破了這些技術,還率先實現了T1100的大規模量產,對我們來說絕對是一個難以接受的事情。”
“不能因為南山碳纖維的存在,就導致我們的軍工產業的競爭力下降。”
大衛雖然是搞採購的,但是波音公司的採購總監,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夠做的。
在聽到赫氏跟他彙報碳纖維行業的新情況之後,他立馬就有了一個想法。
不能放任南山碳纖維的發展了!
甚至都不能讓南山碳纖維順利的把T1100碳纖維實現大規模的量產。
得給他們找點問題出來才行。
“是的,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知道了這個訊息之後,立馬就跟你聯絡了。”
托馬斯自然是完全認可大衛的說法,要不然他今天也不會專門過來找他。
“赫氏的T1100產品,什麼時候能夠生產出來?”
在確定如何採取下一步的措施之前,大衛顯然也是想要確認清楚赫氏這邊的具體情況。
如果很快的就可以搞出同樣的T1100材料出來,那麼這個事情就沒有那麼嚴重。
頂多就是華夏的碳纖維已經跟國際水平接軌了。
但如果不是那樣子,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我們現在是在同步的開發IM8和IM10。”
“到目前的情況來看,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隨時都有可能取得突破。”
“但是具體的時間我還給不出來,也許今年內,也許明年內,也許要再過幾年,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大衛,想必您也知道,新材料的開發,往往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
“我也很想知道具體的時間,但是我確實是給不出來。”
托馬斯的這個答案雖然不是大衛想要聽到的,但是聽完之後,他倒也是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