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人進一步的去打聽這個訊息背後的具體內容,儘快的高畫質楚南山碳纖維的實際情況。”
“除此之外,公司也會立馬抽調一批研發人員去負責T1100的商業化生產的事情,爭取在未來幾年內儘快的實現量產。”
佐賀奴雖然內心很是焦急,但是還沒有完全失去方寸。
T1100對於東麗來說,不是什麼新的產品,他們很早就在實驗室裡頭生產出來了這種材料。
甚至對於T1100的大規模量產,他們也是做了很多年的研究了。
現在也就是差臨門一腳而已。
當然了,這個臨門一腳東麗也是折騰了好幾年,也許還需要繼續折騰好幾年,也許明年就可以搞定了。
最終會是什麼樣子,誰也不好說。
材料學領域的東西,很多時候本來就是在試錯。
你沒有辦法準確的去預測最終會是什麼一個情況,在什麼時間會取得突破。
要是運氣好,也許別人搞了好幾年沒有搞定的事情,你一個月就搞定了。
要是運氣不好,你搞一輩子也沒有搞出什麼成績出來。
所以很多企業都不大願意去搞材料這種基礎科學的研究,實在是投入和產出比有點不協調。
關鍵還是充滿了不確定性。
你去拉投資的話,這麼不確定的專案,是沒有幾個投資人感興趣的。
“社長,現在國際上應該只有南山碳纖維搞定了T1100的量產技術,美利堅和歐洲那邊都沒有這方面的訊息。”
“我們是不是也把這個訊息透露給美利堅赫氏等對手,看看他們有沒有什麼辦法去阻止南山碳纖維的不斷進步?”
搞定不了自己,那就去搞定別人。
近藤太郎作為東麗的銷售部部長,可是沒有少用過各種各樣的手段。
這一次要對付南山碳纖維,他自然也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什麼也不做。
“你說如果赫氏知道南山碳纖維的技術已經比他們要更加先進,會有什麼反應?”
佐賀奴沒有拒絕近藤太郎的提議,不過也開始考慮這麼做的利弊。
雖然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但是要說東麗和赫氏是朋友,佐賀奴還真說不出口。
大家是實實在在的競爭對手啊。
“高階的碳纖維技術,肯定都是最早在軍事上進行運用的,導彈、衛星、戰鬥機,都是高階碳纖維的重要運用場景。”
“赫氏在這方面應該是非常有發言權的。”
“美利堅的軍事工業能夠那麼發達,赫氏也是有一分功勞的。”
“現在華夏不僅掌握了T800這種國際最先進的碳纖維技術,還率先突破了T1100的技術,徹底的走在了全世界的全面。”
“這就意味著它們的衛星可以做的更輕,它們的洲際導彈可以發射的更遠,它們的戰鬥機的結構可以進一步的最佳化,這是許多人沒有辦法接受的事情。”
“我們只要把資訊傳遞給對方就行了,至於他們會有什麼反應,我覺得只需要看結果就行了。”
近藤太郎也不想說太多猜測性質的話。
畢竟美利堅那邊的反應,他是真的有點猜測不到。。
但是根據過往自己對赫氏的瞭解,對方不可能無動於衷。
如果是東麗率先突破了T1100的技術,那麼赫氏的反應可能不一定會特別的激烈。
畢竟東瀛跟美利堅的情況,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當時現在率先突破的是華夏的南山碳纖維,這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說句不好聽的,在碳纖維行業,這算是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