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你及時提醒,我馬上就在內部討論一下,看看怎麼制定一個史無前例的招聘計劃出來。”
“到時候我們的第一站,就去嶺南理工大學。”
不等向長樂開口求自己,曹陽就主動的說出了自己的安排。
這個結果,對方自然是非常滿意。
而曹陽也是說到做到,掛完電話就把人事部的劉友梅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改一下今年的招聘計劃,全集團按照校招1萬人,社招1萬人的規模去展開宣傳,把熱度搞起來,把人才吸引過來。”
曹陽一見到劉友梅,就給她釋放了一個驚天大要求。
校招一萬人、社招一萬人!
這個規模,放眼全國也找不到幾家了。
特別是在今年這個環境下,絕對找不到比南山集團招聘規模更大的企業了。
這讓劉友梅一下就擔心了起來。
“曹總,根據之前集團各個事業部提交匯總的招聘需求,今年校招5000人就已經足夠了。”
“社招的話,如果不是南山半導體最近有額外需求,也是有個兩三千人就夠了。”
“現在幾乎是翻一倍的招聘規模,到時候會給集團的人力成本帶來不小的影響呢。”
作為人事部部長,劉友梅肯定是希望能夠給集團降低人力成本。
要不然怎麼顯示出她這個人事部部長的能力呢。
“我準備在星辰汽車旗下設立一個智慧網聯中心,專門研究智慧化、網聯化和自動駕駛相關的技術。”
“按照我的設想,這個智慧網聯中心將來至少需要有5000人以上的規模,初期可以先按照2000人的規模來發展。”
“一部分從各個網際網路企業挖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另外一部分透過校園招聘,招募專業對口的應屆生,培養自己的人才。”
“另外,南山電池那邊,也可以招募材料學相關的各種人才,最終形成一個超過2000人的研發團隊。”
“與此同時,南山裝置那邊對於相關專業的人才需求也是比較旺盛,將來不管是電池生產裝置還是半導體生產裝置,都需要展開自主研發。”
“至於南山汽車零部件,則是圍繞著新一代車型的需求,招募更多的研發人員研究新技術零件。”
“甚至是南山特殊鋼和南山碳纖維,還有研究樹脂材料、光刻膠等材料的幾個部門可以重組成南山化學,專門研究特殊鋼、碳纖維和鋰電池之外的其他各種材料。”
“再加上其他事業部的需求,兩萬人的招聘規模,看起來有點誇張,但是考慮到未來一兩年的需求,就不算什麼了。”
曹陽自然是知道南山集團將來對人才的需求有多麼的旺盛。
“但是現在各個企業都在紛紛取消招聘計劃,甚至有些企業已經開始考慮裁員了。”
“我們集團的各項業務雖然都發展的還算不錯,但是出口到美利堅等地的星辰汽車,這幾月的臺數也是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這種情況下,我們是不是先不用那麼著急的去搞大規模的招聘呢?”
劉友梅的話倒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
這段時間,她也是頻繁的跟之前的一些同行交流,看看大家都如何應對現在的特殊局面。
從她瞭解到的情況來看,各行各業都對未來充滿了擔憂。
大家已經開始有了過緊日子的想法了。
“一家企業要想成為受到大家尊敬的企業,要想在本國有著特殊的地位,必定是要做出一些特殊的貢獻才行。”
“對於員工來說,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是最重要的,這一點,我們集團做的還算可以。”
“對於社會來說,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就顯得很重要,這一點,我們集團做的也挺好的。”
“但是,還有一點,在如今就業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如果南山集團能夠勇敢的站出來,發揮大企業的擔當精神,為華夏解決一定的就業問題,那麼必定能夠讓許多人都高看我們一眼。”
“國家是不會讓南山吃虧的,甚至有的時候吃虧是福。”
曹陽知道不僅劉友梅會難以理解自己在這種環境下還要大規模的招聘的做法,公司裡其他不少人也會有類似的想法。
所以乾脆就藉著這個機會跟劉友梅好好的聊一聊,到時候也讓人事部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