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集團要在國內修建大規模的碳纖維工廠。
這個事情的意義很不一樣。
第一個意義是能滿足需求,因為華夏對碳纖維的需求越來越快,越來越大。
第二個意義,萬噸級碳纖維生產基地的建設,為從事材料行業研究的人樹立了信心,外國人能做的,我們華夏人也能做,我們可能將來做得比他好、比他快。
在這種情況下,相關的審批和對接,自然都是從快、從簡。
在曹陽去考察的當周,就和各方敲定了在長安市修建1萬噸產能的碳纖維工廠的專案。
南山碳纖維正式的獨立掛牌,將會把研發、生產都放在長安市。
長安市免費提供1000畝的建設用地,並且還給與了前三年稅收減半的優惠政策。
與此同時,相關的一些企業,主動的為南山碳纖維的建設開綠燈。
廠房佈局、裝置運輸、人才招募……
南山碳纖維缺什麼,人家就給補什麼。
並且沒有在股份上提出什麼要求。
很顯然,他們也算是對南山集團有做調查,知道南山集團不喜歡跟人合資建廠。
所以南山碳纖維的第一座工廠,他們不打算鬧出什麼么蛾子出來。
反正按照國內的碳纖維需求,這1萬噸的產能,其實過個幾年也許就不夠用了。
那個時候南山碳纖維再在國內修建第二座、第三座工廠的時候,機會自然還有很多。
“曹總,你們這是大手筆啊。”
“現在國內的碳纖維,九成都依靠進口。”
“一旦這個工廠正式投產,立馬可以變為九成需求實現國產。”
“不過南山碳纖維的新工廠,生產的都是T700和T800的碳纖維,做的是高階產品。”
“在中端產品方面,T300和T400的需求其實也是很旺盛的。”
“越是高階產品,價格自然也是越高。”
“國內目前還沒有哪家企業實現了T300和T400的大規模量產,我們光威願意出人、出錢、出地,跟南山碳纖維合作。”
“你們只需要以技術入股的形式,提供T300和T400的技術,就可以獲得合資公司30%的股份。”
“曹總,光威的這個條件,絕對是非常有誠意的。”
陳梁的執行力是很高的。
想到了要找南山碳纖維合作,他立馬就行動了起來。
而初步瞭解了一下光威的情況,曹陽對這個拜訪也充滿了興趣。
這家公司雖然大部分人都沒有聽說,但是在國內民營企業裡頭,還是比較爭氣的。
而陳梁提出來的條件,顯然也是對南山集團做了一番研究的。
不管是羊城華強廠還是星宇車燈,這些南山集團參股的企業,都是佔股30%。
而南山集團的合作方式也是提供技術或者裝置等支援。
這一次,南山碳纖維的合作專案,陳梁顯然也是參考了同樣的方式。
“陳總,市面上T300和T400的價格之前一直都比較高,但是現在已經開始下降。”
“等到南山碳纖維長安工廠的投產,它們的價格肯定會下降的更快。”
“這就意味著光威做T300和T400的利潤空間,沒有現在那麼大了。”
“這個情況,你有考慮過不?”
人家有合作的誠意,曹陽自然也不想拐彎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