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汽車是第一家將碳纖維大量的運用在量產車型上的汽車公司。
在此之前,碳纖維雖然很早就在腳踏車、F1賽車上面有了一些運用,但是要麼車型太過特別,要麼用量不多。
這種車頭車尾大規模使用的情況,還是第一次。
就衝著這一點,業內的碳纖維廠家,就不可能不重視。
華夏的碳纖維研究,起步不算很晚,但是高階產品的實力跟國外卻是有比較大的差距。
全球高階的碳纖維技術主要集中在日美少數企業手中。
從研發實力、技術水平、銷售規模考慮,主要為東瀛東麗、東瀛東邦、東瀛三菱麗陽以及美利堅赫氏、美利堅卓爾泰克和德意志西格里。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東瀛東麗和美利堅赫氏,它們幾乎是最尖端的碳纖維技術代表。
東瀛東麗經過多年發展,完善從上游原絲到下游複合材料設計製造整個產業鏈。
主要從事纖維和織物、樹脂和化學成品、IT相關產品、碳纖維複合材料、環境和工程等業務。
東麗成為巨頭主要是接受英吉利技術後,初期繞路走民用市場,逐漸發展壯大。
後面就實現多元化發展。
如今東麗工業是碳纖維領軍企業,產品為行業標準,2007年市佔率43%
而美利堅赫氏同樣是全球領先的複合材料公司,開發輕質、高效能複合材料構件,產品廣泛用於民用飛機、宇航、國防、一般工業。
這兩家企業,對華夏高階碳纖維的供應,完全就是“通知式漲價、賞賜式供給”。
對於華夏國內任何有可能打破這種局面的情況,他們都是非常重視的。
“社長,從目前我們的初步分析來看,星辰汽車使用的這些碳纖維材料,至少是達到了T400的程度,甚至達到了T700的水平也不奇怪。”
東麗總部,正在進行一場特別的會議。
星空跑車的宣傳動作那麼大,特別是在車身上面大量的使用了碳纖維材料。
何種情況,他們想要不注意都難。
“不可能啊!”
“三個月市場部不是還報告說華夏國內的碳纖維產業,連T300都沒有大規模的實現商業化生產嗎?”
“怎麼現在就有那麼大的變化了?”
華夏一直都是碳纖維的一個大市場,需求很是旺盛。
不管是釣魚的漁具還是高爾夫球杆,亦或是羽毛球拍,都對高階的碳纖維有比較高的需求。
但是到現在為止,別說是T1000這種目前全球最高階的碳纖維,就是T300這種水平的碳纖維,都還沒有實現大規模的商業化生產,只是在實驗室狀態達到了這種水平。
至於T400、T700這種高階產品,那完全就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
特別是T1000,這種材料主要是用在軍工上面,
透過特殊途徑買到一點點的話,也解決不了什麼大問題。
這個時候華夏突然冒出一家似乎實力很強的碳纖維廠家,他們能夠不重視才怪了。
“我們也在做緊急調查,看看他們是不是透過什麼途徑從海外大量的進口了相關的碳纖維材料。”
“但是根據我們目前瞭解到的情況,大機率是南山集團自己旗下的公司已經具備碳纖維生產能力了。”
“星空跑車上面使用的碳纖維材料,是他們自己生產的可能性最大。”
近藤太郎現在也是充滿了困惑。
他已經非常重視華夏碳纖維企業的發展研究了,但還是出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