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天生的罪犯,但是,每個人都有殺人或者自殺的衝動,我們要做的就是引導並且培養他們,讓他們成為一個合格的罪犯。————孫文耀。
陸修傑在高中三年的時間裡,最感謝的是他的班主任,也就是李紫渝的父親。
陸修傑的家庭情況,身為班主任的李父(取名字太難了,偷了懶)是知道的,對於這樣一個想要依靠知識來改變命運的孩子,他是很關注的,也是很看好的,所以,從高二開始,李父就經常給陸修傑開小灶,帶他回家裡補課。
一方面是給陸修傑開小灶補課,一方面自然是幫助陸修傑解決生活上的問題,畢竟,陸修傑那時候真的很窮,也很苦。
學校的食堂眾人都知道,菜難吃,而且還很貴,陸修傑當時正處於長身體的狀態,經常吃不飽餓肚子,學習成績自然高不到哪裡去,李父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陸修傑很感激李父,他比以前更加的刻苦起來,然而,現實總是打臉的,以前,陸修傑以為只要自己肯努力,他就可以成功,然而,現實告訴他,其實,這個世界上是存在天才的,比如那個總是排在年紀第一的傢伙,就是如此,人長得好看,很招女孩子喜歡,家庭條件也好,吃喝不愁,學習的時候,也不見他怎麼用功,考試的時候卻次次拿第一名。
氣人不?羨慕不?嫉妒不?恨不恨?
陸修傑不管在怎麼早熟,再怎麼聰明,他畢竟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面對這樣的打擊,他的自信一點點的被消磨殆盡,哪怕是李父一直都在幫助他,他還是感到很絕望。
在高二下半年的時候,在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之後,他還是止步在班級第二名,年紀第九名,這讓陸修傑產生了輕生的想法。
在一個週末,陸修傑婉拒了李父邀請他去家裡過週末,陸修傑留在了學校。
當時,住在H市的學生們都已經回家了,而住的稍微遠一些的學生們,也都趁著這個難得的休息的時間,出去撒歡兒了,而陸修傑卻來到了教學樓的樓頂,他想從這裡一躍而下,結束自己這悲慘的一生,因為在幾天前,就有一個高三的學生不堪重負,選擇了跳樓自殺,現在,他也想試試。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孫文耀出現了。
孫文耀出現的很突兀,就在陸修傑準備縱身一躍的時候,孫文耀出現在天台上,坐在他旁邊,就那麼冷冷的看著他。
根據陸修傑回憶,他至今都記得,孫文耀那冰冷不帶一絲感情的眼神。
“你想自殺?”
這是孫文耀看到陸修傑的第一句話。
陸修傑看著這個明顯不是學校老師,或者學校其他的工作人員的傢伙,一言不發。
“你為什麼想自殺?考試沒考好?還是喜歡的女孩子喜歡上了別人?亦或者是你就是個廢物?”
“.......”
面對孫文耀提出的問題,陸修傑依舊是沉默的,他很好奇孫文耀是誰?同時,他也很畏懼這個男人。
是的,沒錯,陸修傑第一次在看到孫文耀的時候,不是親切,而是畏懼,或者說是來自內心深處的恐懼,因為孫文耀對死亡的態度很淡然,似乎,他是一個無數次從死亡邊緣爬回來的人,或者說,他是一個看慣了死亡的人,而這樣的一個人,對於還未曾進入社會磨礪的陸修傑來說,自然是畏懼的。
對於陸修傑的沉默,孫文耀也沒有絲毫的在意,接下來,他問了很多關於陸修傑的事情。
不知道是因為內心的畏懼,還是因為他們其實就是一類人,陸修傑講述了自己的經歷還有心結,而孫文耀當時說了這麼一番話。
“死不可怕,活比死要難,不是因為社會的不公平,而是活著失去了它的意義,而你呢?你失去了活下去的意義嗎?”
陸修傑先是茫然,然後就是心中一驚,他想到了因為生育他而死去的母親,還有為了把他培養成才,卻意外去世的父親,還有那些村子裡幫助過他的的人,還有李父等等,他真的失去了活著的意義嗎?沒有,他想活著,比任何人都想活著,於是,他感到了愧疚,感到了不恥。
“人生沒有絕對的公平,世上也沒有絕對的善與惡,人活著,有機遇、有坎坷,有快樂、有痛苦,有時候,我們會剝奪別人所有來換取自己的自由,聽起來很殘忍對嗎?但是,這絕對不是殘忍,而是生存的本能。”
“你想成功嗎?你想自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