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 第七十四章 戰船駛入九州島,東林要削李獻忠(求追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四章 戰船駛入九州島,東林要削李獻忠(求追訂,月票) (1 / 4)

拿下奄美大島之後,薩摩藩在琉球的勢力終於被徹底消滅了。

不過這裡畢竟也已經被島津家控制了十年之久,島上還是有不少日本人的。

目前奄美大島的總人口約為3萬五千人,其中島上的日本人有4千之眾。

最終李獻忠決定將其中的五百老弱交給當地的琉球部落處死。

一來讓這些琉球人出一口惡氣,二來他們手上沾了島津家的血,將來也不容易反水。

早期琉球王國的勢力僅限於琉球本島,奄美諸島是後來才被征服的。

琉球時期島上的酋長也經常不服琉球王的管化,對於這些土著也不能完全信任。

至於剩下的3500日本人則是同琉球島上的日本人一起作為奴隸使用。

反正琉球島百廢待興,修建港口,稜堡以及甘蔗園的種植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這些日本人作為免費的勞動力不用白不用。

不過奄美大島距離九州島相對較近。

這些日本奴隸還是全部都押往琉球本島,不留在奄美大島了,以免將來他們策應島津家反攻。

至於奄美島上的琉球人,李獻忠還是決定維持原狀。

反正以琉球王的名義向他們徵稅,稅率肯定比薩摩藩收的要低一些。

島上日本人侵佔的產業同土地,東琉球公司肯定是全盤接收過來。

當然目前的情況下對於琉球人的盤剝不宜過重,所以還是採用僱傭關係。

這些琉球人只要正常繳納賦稅就行,稅率在琉球國原有的基礎上,適當的減免三成左右。

畢竟趕走薩摩藩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也要讓這些琉球人切實感受到好處,這樣他們才能死心塌地的接受新攝政耿仲明的領導。

而且琉球主要是發展商貿,透過海關收取商人的貿易稅。

這些琉球人種地捕魚本來也就創造不出多少價值,收那些土地稅無非也就是為了保證足夠的口糧。

至於特產,島上目前最有價值的經濟作物目前就是甘蔗。

甘蔗大約在周朝時已經傳入了中國南方。

到了明代,熬煉白糖的“黃泥水淋脫色法”就十分成熟了。

將成熟的甘蔗,用軋漿車榨蔗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黃黑色的糖漿,倒入另一口缸中凝結成黑沙糖。

用黃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從漏斗流入下面缸中,漏斗中留下白霜,這就是明代的白糖。

白糖雪白如霜,所以又被稱作“霜糖”。

利用黃泥吸附糖中的雜質和顏色,其實這個方法在唐高宗李治年間就被人無意間發現,只是到了大明嘉靖年間才被廣泛應用。

當然此時琉球島上的這些琉球人並未掌握這種讓糖漂白的技術,他們生產出來的還是那種黃黑色的蔗糖。

在大明已經相當流行的白糖,在日本和朝鮮仍然是屬於稀罕物。

擁有相當不錯的市場。

當然目前第一批白糖並沒有被用來售賣,而是被作為戰略物資運往了遼東。

李獻忠還是十分期待白糖同火藥混合後的效果。

此外李獻忠又讓孔有德從駐朝明軍的水師中抽調了一半的福船前來駐防琉球。

隨著朝鮮水師一同到來的還有1萬朝鮮勞工,這些朝鮮人中既有造船工、礦工,還有擅長使用水泥的泥水匠。

除了甘蔗外,硫磺也是一種重要的礦產。

琉球王國下屬的離島就盛產硫磺,如今硫磺可以自給,也為李獻忠省下了不少銀子。

作為火藥的重要原料,能夠實現自給自足,其戰略意義十分重大。

可惜硝石的主要產地並不在遼東,不然遼東軍的火藥就可以完全自給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