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祖在荷蘭的股票市場上大肆運作可謂是賺了個盆滿缽滿。
同時也害得不少荷蘭股民傾家蕩產。
鄭芝龍說道:“荷蘭政府暫停了荷蘭盾對華夏銀元的置換。我們大概只兌換了2000萬華夏銀元,手中還有將近3億荷蘭盾無法兌換。”
“看來荷蘭人不傻,這些荷蘭盾我們換不成銀元或者金銀,就只能收購荷蘭的資產。”
不過目前荷蘭是一個成熟的商業社會,房產以及其他產業的價格都有些偏高。
如果要收購荷蘭國內的港口碼頭這些實業,恐怕還要徹底搞垮荷蘭的經濟。
畢竟之前的操作搞垮的只是荷蘭的金融業,其實業並沒有受到波及。
原本自己撈到了一大筆錢同拿下了東印度公司就可以撤出荷蘭市場了。
現在荷蘭政府不讓自己走。
那麼自己就只能做空荷蘭的實業了。
大約從十年前荷蘭人就開始瘋狂的炒作鬱金香。
如今的隨著股票的崩潰,鬱金香的價格雖然有所下跌,但是依舊高的離譜。
那些炒作鬱金香的荷蘭人因為沒有資金沒有投入到股市之中,反而因此逃過一劫。
尤其是一些珍稀品種,一株鬱金香球莖就可以賣到4000荷蘭盾,或者換上一大棟別墅。
李獻忠十多年前就在京師用玻璃建造暖房,培育各種鬱金香。
荷蘭有名的高階品種例如“裡弗金提督”(Admiral Liefken)、“海軍上將艾克”(Admiral Von der Eyk)、“總督”(Viceroy)、“大元帥”(Generalissimo)等,華夏可謂是應有盡有。
就連極為罕見因病變而產生的紫-白色條紋的“永遠的皇帝”(Semper Augustus),華夏的園藝師也能夠實現量產了。
除了這些之外,華夏還培養出了自己獨有的鬱金香品種,比如三種花色的“桃園三結義”,以及擁有7個花紋的“七擒孟獲”,還有“太白金星”、“眉山六怪”、“八仙過海”等荷蘭人從來沒有見過的希有品種。
當這些新奇的品種出現在阿姆斯特丹的時候,立刻引起了荷蘭人的追捧,使得鬱金香又迎來了一個高潮,價格不斷走高。
鬱金香之所以受到荷蘭商人的追捧是因為其漫長的培育週期,如果從種子開始培養到開花需要經歷37年的時間。
即便是從母球上引入球根,也需要一年,而且每個母球最多隻能產生23個球根。
但是在華夏鬱金香早就實現了量產,其巨大的產量遠遠超出荷蘭人的想象。
不過此時隨著鬱金香的又一次走紅,越來越多的荷蘭人陷入了瘋狂。
不少人鬱金香投機客都賺到了錢,越來越多的荷蘭人開始抵押自己的房產進行貸款,開始炒作鬱金香。
甚至歐洲其他的地方的商人也都被這股“鬱金香”熱給吸引到了阿姆斯特丹。
鬱金香的價格每天都在上漲,李興祖更是出手將一株“八仙過海”炒到了5萬荷蘭盾。
一些此前已經賺到錢的荷蘭人,也開始後悔自己出手太早,於是這些人又一次的將金錢投入到了鬱金香身上。
還真是應驗了那句話:欲要使其毀滅,必先使其瘋狂。
在售賣稀有鬱金香賺大了大筆錢後,李興祖就開始拋售鬱金香了。
無數鬱金香從一艘艘華夏商船上被搬了下來。
無論是多稀有的品種,都是直接上百份的出現在交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