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圍有內壕和外壕,外壕周長約16公里。
有城廓兩重,內廓的總面積264萬平方米。
城內建築宏偉,有望樓20座、城門36個,還有本丸、二之丸、三之丸、西之丸等宮殿。
儘管江戶城擁有巨大的石垣作為掩護,但同當時倭國的絕大多數城市一樣,其內部多為木質結構,極易著火。
江戶湊的大火,著實讓德川家光,嚇了一跳。
好在江戶城距離海岸線仍有一段距離,足足20多里,使得華夏的艦炮望塵莫及。
但是江戶城外圍的一些據點仍然遭到了華夏火炮的轟擊。
更可怕的是華夏人趁著夜色佔領了江戶湊這個港口,並在港口外修建了一道防線。
此時德川家在江戶城附近集結了8萬幕府大軍,自然不會坐看華夏軍的登陸。
但是港口附近有華夏的戰艦,幕府軍還沒有靠近港口就被戰船上的火炮炸的七零八落。
為了振奮士氣,德川家光派出自己的弟弟保科正之,率領5000德川家的精銳武士夜襲江戶湊。
夜間不同於白天,艦炮的打擊針對性比較差。
儘管發現倭寇的意圖後,華夏的艦炮依然進行了射擊。
但是這些德川武士還是趁著夜色摸到了港口附近。
此時一道巨大的壕溝橫亙在了他們面前,正當這些倭兵思索如何越過壕溝的時候,港口上空升起了一些巨大的煙花,這些煙花在空中燃燒的瞬間將周圍照的很亮。
這些倭兵發現港口外圍早就被華夏人修築起了一道數米高的城牆。
即便是他們填平了壕溝依然無法逾越這堵高牆。
突然“砰、砰、砰”的火銃聲打破了黑夜的寂靜。
只見城上白煙四起,城下的倭兵則是一片鬼哭狼嚎。
儘管華夏人的照明彈很快就暗了下去,但是倭兵的方位此刻已經暴露無疑。
在華夏軍密集的火銃射擊下,空氣中到處都瀰漫著一股血腥之氣。
保科正之見狀只得下令撤退。
德川家光萬萬沒有想到華夏人居然直接在江戶城外登陸了。
如果江戶城一旦失守,等於向各地的藩國宣告德川家不行了。
收復左渡島自然是不再考慮了,為今之計只有徵調各藩國的兵馬前來江戶。
其實這次進攻江戶的華夏水師人數並不多,在江戶湊登陸的華夏士兵也僅僅只有2000人。
李獻忠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攻佔江戶城,只是讓德川幕府無暇顧及其他戰場。
此時所有日本大名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江戶城,這一仗德川家不能輸,也輸不起。
很快倭國境內忠於德川家的藩國紛紛派出援軍支援江戶。
就連駐守在九州島北部的5萬幕府軍主力也奉命回援江戶城。
如果江戶被華夏人給端掉了,那麼他們守住九州島又有何意義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江戶城外的各藩國人馬也陸續到來了。
東海道以及關西各地的人馬紛紛趕來助陣。
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幕府軍在江戶的兵力就從8萬人猛增到了1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