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習慣稱呼的“蔥嶺”也就是波斯同印度人所說的帕米爾高原。
當然後世它還有一個名字,克什米爾。
也就是印度同巴基斯坦爭的頭破血流的那個不毛之地。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實在是這個地區的位置太過關鍵了。
站在這裡就如同站在印度的頭頂上,俯視著下方的芸芸眾生。
蔥嶺距離莫臥兒的國都德里只有800里路,而且過了蔥嶺之後幾乎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此時的德里城內已經是風起雲湧了,國相巴巴克也只能帶著華夏騎兵走最近的道路,生怕自己去晚了。
好在德里城內的錫克教此時雖然得到了民眾的支援,但是他們手中掌握的軍隊數量有限。
李世祖帶兵進入德里的時候,他的老丈人沙·賈汗依舊是德里的主人。
在靠近德里城時,李世祖特地命令華夏的騎兵換上重布棉甲。
當一身重甲的華夏騎兵進入德里城的時候,莫臥兒帝國的軍民無不被其身上閃爍的寒光給震懾住了。
這樣的軍隊不是莫臥兒帝國可以阻擋的。
頭髮花白的皇帝沙·賈汗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前往德里城迎接自己的女婿。
今年50出頭的沙·賈汗很早就繼承了莫臥兒帝國的皇位,在他統治的三十多年時間裡,莫臥兒帝國有過輝煌。
但是在西方殖民者以及華夏的入侵之下,這個帝國逐漸失去了活力。
再加上沙·賈汗沒有處理好帝國內部的宗教信仰問題,使得原本就不是特別穩定的莫臥兒帝國逐漸走向了分崩離析。
沙·賈汗原本對於送女兒和親是一萬個不情願,不過當看到華夏帝國強悍的騎兵以及李世祖英俊挺拔的外形後,他也就釋然了。
華夏的騎兵穿過了德里城後,便在城外的軍營中駐紮。
因為莫臥兒帝國的王城並不在德里城內。
很快李世祖一行人便被迎到了莫臥兒的王宮,阿格拉古堡。
阿格拉古堡位於亞穆納河畔的小山丘上,其內外兩層城牆全部採用紅砂岩建造而成,故又名阿格拉紅堡。
阿格拉古堡是阿巴克大帝花費十年心血建起的一座極其奢華的宮殿,其孫子沙傑汗繼位後,又增建了一些殿宇,使阿格拉堡成為一座無比壯麗的城堡。
整個古堡約有500座建築,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建築藝術之大成,莊嚴而華麗。
古堡之內有威嚴的覲見宮、恬靜的觀魚院、精巧的珍珠清真寺等,亭臺樓閣,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為華麗的是樞密宮,白色的大理石宮牆光彩照人,鍍金的宮頂熠熠生輝,鑲嵌寶石的柱子耀眼奪目。
其規模雖然不如紫禁城那般宏大,但是其奢華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沙·賈汗之所以喜歡這裡,是因為阿格拉古堡同在建的泰姬陵遙相呼應。
他可站在阿格拉古堡的城牆上眺望著西南15裡外的泰姬陵。
儘管攜帶著2萬精銳華夏士兵,但是李世祖很清楚,他本次前來這裡依舊是危機重重。
不過好在瑪哈爾公主並沒有太多心機,兩人早已墜入愛河。
早在李世祖來到德里前他就從妻子瑪哈爾口中對莫臥兒的情況瞭如指掌了。
沙·賈汗最寵愛的泰姬給他留下了4個存活的兒子。
沙·賈汗寵愛他的長子達拉·什克,但他的第三子奧朗則布在諸王子中最有能力,他和達拉·什克特別仇視對方。
原本沙·賈汗在國內影響力如日中天,他的兒子們儘管有一些想法,但是並不敢明目張膽的爭權奪利。
但本次沙·賈汗的出征慘敗,葬送了莫臥兒帝國的十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