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世界上最早的“日不落帝國”西班牙王國已經日暮西山。
而未來的“日不落帝國”英格蘭尚未完全崛起。
這時的海上霸主是荷蘭。
萬曆16年(1588年),荷蘭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由資產階級成立的共和國。
然後這個只有150萬人口的彈丸小國,居然一發不可收拾,憑藉著上萬艘的商船,成為了海上霸主。
不幸的是,崛起的荷蘭碰到了同樣崛起的華夏帝國。
早在天啟3年(1624年),李獻忠就將荷蘭人趕出了臺灣同澎湖。
之後鄭芝龍的東琉球公司,強勢佔據了日本市場。
荷蘭東印度公司,只得被迫同李獻忠達成協議,以開放南洋為條件,換取同遼東的貿易資格。
不過狡猾的荷蘭人,兩頭下注。
他們敏銳的抓住了大明朝廷同遼東之間的矛盾,用戰船以及燧發槍開啟了大明的市場。只可惜他們又一次押錯了寶,短短几年的時間李獻忠這個割據遼東的軍閥居然成為了這個華夏帝國的皇帝。
漢斯·普特曼斯,作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本次出使華夏的代表,肩負著談判的重任。
他的同事宋克告訴他,這位華夏帝國的皇帝李獻忠十分難纏!
所以這次荷蘭東印度公司也是下了血本了。
他們從荷蘭本土調來了三艘排水量為2400噸的巨型蓋倫帆船。
每艘戰艦配備了108門24磅滑膛炮。
除了3艘2400噸的鉅艦,還調集了12艘1800噸級的戰船,組成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遠東艦隊。
本次普特曼斯北上京師帶了1艘2400噸巨型蓋倫帆船,很顯然他是要威懾華夏的水師。
如今的華夏水師力量被分成了3大艦隊。
首先負責鎮守渤海同朝鮮半島以及山東半島的遼東水師,其母港位於遼東的旅順以及山東的登州同朝鮮的仁川。
然後就是負責鎮守兩廣、福建以及臺灣地區的南海水師,其母港位於廣州黃埔、臺灣基隆同福建月港。
最後才是負責扼守長江以及江浙沿海的東海水師,其母港位於舟山以及崇明島。
當然除了這三大水師外,鄭芝龍的東琉球公司還有一支龐大的護航艦隊位於琉球的那霸以及臺灣的淡水。
三大水師完全是從遼東水師分家的。
不過考慮到北方其實沒有太大的威脅,所以南海水師的戰力最強,其次是遼東水師,最後才是東海水師。
畢竟倭寇的那些安宅船,打海戰屬實有些寒磣!
早在六年前遼東水師就已經造出了1800噸的新型蓋倫帆船。
不過李獻忠知道蓋倫翻船是註定要被淘汰的。
最多5年後英格蘭就會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艘風帆戰列艦海上君王號。
其可以擁有更多的甲板安裝火炮,無論是風帆的設計還是火炮的配置都遠超現在的蓋倫帆船。
這種風帆戰列艦的效能遠超現在的蓋倫帆船。
雖然海上君王號的滿載排水量只有1680噸,不過其可以輕鬆的安裝上百門32磅以上的重炮,動力以及續航能力也遠超現在的蓋倫帆船。
這種戰列艦一經問世,很快就會改變世界海軍的方向。
而且由於這種多層甲板的設計使得戰艦的噸位取得了飛快的突破。
用不了多久就會出現3000噸以上的風帆戰列艦了。
也正因為如此,華夏的所有造船廠並沒有製造噸位更大的巨型蓋倫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