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 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賞功臣,華夏收回澳門(求追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賞功臣,華夏收回澳門(求追訂月票) (1 / 4)

新朝建立後的事情繁多,首先是前朝的遺留眾多藩王和勳貴。

雖然李獻忠早就在解決這些問題了,假借李自成同張獻忠的手殺了大量的藩王。

不過仍然有不少藩王投靠弘光朝廷。

比如代王、魯王、德王等,自己已經接受了這些藩王的錢糧以及大量莊田,並接受了明朝的禪讓。如今要正式廢掉這些前朝的藩王肯定是名不正,言不順。

好在朱由崧同自己談判時,他只顧得上自己的待遇,對於如何處理其他前明宗室雙方並沒有達成協議,還是留下了不少操作的空間。

大明建立至今已經260多年了,朱元璋時期他的子孫不過是58人,嘉靖年間在冊的宗室已經突破了2萬人,萬曆中期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萬多人。

如今恐怕早就超過了10萬人。

李獻忠自然是不可能出錢養這些前明宗室。

大明對宗室有很大的限制,這些人既不能考取功名做官,也不能經商從軍,甚至都不能離開封地。

最終李獻忠給了他們2個選擇,一是繼續保留前明的宗籍。

華夏朝廷將所有的前明宗室安排到鳳陽的皇城之中。

這些人不能離開鳳陽皇城,華夏朝廷按照親王年俸1000兩,郡王500兩,鎮國將軍100兩,鎮國將軍以下50兩的標準為這些宗室發餉銀。

當然前明的宗室也可以選擇放棄自己的宗籍,之後華夏朝廷不再管這些宗室,他們同普通百姓無異。

可以離開自己的封地,從事任何工作,或者考取功名做官。

如今大明的親王郡王已經沒有多少人了,其他宗室雖然每年拿這點銀子還要搭上自己的自由,將來還有可能被清算。

很顯然李獻忠這是在逼他們自己放棄宗籍。

最後除了幾百個奉國將軍、鎮國中尉這樣的低爵位宗室選擇保留身份,其他的宗室都選擇了放棄宗籍。

畢竟那些藩王雖然交出了大量的莊田,被李獻忠薅了一次羊毛,但還是有鉅額的財富。即便是沒有了宗籍,他們也能過得十分舒坦。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個前朝的宗室身份搞不好還會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他們避之唯恐不及。

對於大明的勳貴李獻忠還是比較寬容的,只是降低了前朝勳貴的待遇,不過並沒有褫奪他們的爵位。

公爵年俸3000兩,侯爵2000兩,伯爵1000兩。

畢竟相對於朱明王室的巨大體量,勳貴連一個零頭都不到。

而且南直隸的勳貴,還被李獻忠利用南京的糧倉放火案几乎給一鍋端了。

李獻忠本身就是京師勳貴中的一員,這些人也都是支援他登基的,保留他們祖上傳下來的爵位,也是當初自己的承諾。

這些人的家底都在遼東銀行存著,李獻忠一清二楚,都是不差錢的主。

前朝的勳貴,能夠繼續在新朝繼承爵位,領取俸祿,這在中國歷史上也算的上是獨一無二的了。

處理完前朝的宗室藩王,那接下來自然是本朝的宗室了。

遼東李家是一個大家族。

即便是隻算李成梁的直系子孫後代也已經有上百人了。

要是依照前面的舊例,那可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這也是李獻忠不願意過度重用李家人的原因。

他真正重用的李家人只有李如柏的長子李懷忠。

至於父親李如松這一支,自己的大哥李世忠已經故去並無子嗣。

二哥李性忠也做到了薊州總兵,並且掌控著錦衣衛的南鎮撫司。

他將李性忠封為了薊王,不過不是世襲的。

李如松的其他兄弟都已經故去了,對於這些已經故去的叔叔,李獻忠也就大方了一回,三叔李如楨、四叔李如樟、五叔李如梅三人同樣追封親王爵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