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州北面的八公山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這裡山勢險峻,峰巒疊嶂,景色優美!
淮南王劉安的墓地就在這裡,它還見證了豆腐以及《淮南子》的誕生!
曾有傳言淮南王劉安曾經同八公埋金於此,八公山的西南麓還有戰國名將廉頗的墓地。
不過此刻崇禎可沒有心情看這些秀麗的風景。
雖然曹文詔拼死拖住了左良玉的大軍,但是遼東的騎兵憑藉自己戰馬的速度很快便堵住了他們南撤壽州的通道。
楊嗣昌同曹變蛟等人經過苦戰最終收攏了三千多殘兵,退到了八公山的主峰白鶚山。
雖然憑藉險峻的地形暫時阻止了敵軍,但是他們隨身攜帶的乾糧本就不多,大多還遺留在了馬匹上。
即便是每天只吃一頓,五天後他們就會斷糧!
不過好在山上有多處泉眼以及溪流,水源並沒有斷絕。
再收集一些野菜樹葉還能多堅持一陣。
楊嗣昌說道:“還請陛下安心,臣已經派出多路使者突圍求援了。如今我們已經到了鳳陽境內,廬州的援軍最多兩天就能趕到,從揚州南京發兵十日之內必能趕到。”
雖說八公山還有一條小路可以通往其他地方,但是遼東軍多騎兵,即便是崇禎可以突出去,很快便會被敵人的騎兵追上,他不敢冒這個風險。
此時也只能困守山上,坐等援軍了。
左良玉原本是從鳳陽南下攻打壽州的,沒想到居然同崇禎的人馬撞了一個正著。
從俘虜口中得知,崇禎等人就在隊伍中。
這可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不過他身邊也只有萬餘人馬,同曹文詔的激戰也折損了兩千多人。
為了防止崇禎等人竄入壽州,左良玉派李國英率2000人先行佔領壽州,他則親率6000人封鎖下山的通道。
若是擒下崇禎這可是大功一件,哪怕是封爵也不是沒有可能。
於是他一邊調集周邊的部隊前來壽州,一邊向李獻忠報捷。
李獻忠之前就收到了崇禎從開封突圍的訊息,所以才急令左良玉同毛文龍南下。
雖然他不願意親自動手幹掉崇禎,不過此刻也不能放虎歸山。
這崇禎還真是命大,居然一次次的絕處逢生,讓他從太原一路跑到了壽州。
不過這回撞到了自己手上肯定不能讓他再跑了!
除了左良玉麾下原本的兩萬人外,他又令張之極率2萬騎兵南下壽州。
張之極頗為不解的說道:“根據左良玉的奏報,他已經擊潰了曹文詔的主力,崇禎在身邊最多隻有三千人馬。”
“左良玉的2萬人已經足夠應付了,為何還要末將率2萬人馬前去?”
李獻忠笑著說道:“崇禎命硬,本王怕又讓他給跑了!”
這話張之極自然是不信的,他知道李獻忠其實不想讓崇禎落在自己手裡。
他真要幹掉崇禎,崇禎壓根就沒有機會跑出京師。
他猜測李獻忠一定是想讓左良玉自己幹掉崇禎,避免將這種髒水潑到自己身上去。
但如果要撇清關係,那麼王爺又為何要讓自己去趟這個渾水?
看著一臉疑惑的張之極,李獻忠也不同他開玩笑了。
他令人拿出一副《雞犬升天圖》,然後說道:“八公山可是一個好地方,傳說是當年淮南王劉安得道昇仙之所。”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就是出自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