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鳳翔府的寶雞,八萬大順軍主力已經完成了集結。
大順皇帝李自成正在親自檢閱軍隊。
張獻忠收留高傑吞併漢中這件事,實在是讓李自成意難平!
儘管之前的戰鬥中大順軍損失不小,但李自成並不甘心失敗。
既然偷襲不成,他索性直接強攻了。
寶雞就是原來的陳倉。
當年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李隆基被迫“南狩”,走到此地之後,由於嚮導不熟悉路程,所以在此地迷路了。
就在眾人犯難的時候,出現了兩隻“神雞”,在他們的帶領下,唐玄宗最終擺脫了困境。
此後,寶雞便取代了陳倉。
幾乎所有的大順文武都覺得繼續在漢中同張獻忠死磕並不明智。
如今明軍大兵壓境,陛下卻執意在漢中同張獻忠拼命,這是要同歸於盡嗎?
可此時的李自成已經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無論是誰勸都沒有用。
原本眾人以為張獻忠在子午谷放了劉宗敏一馬,並表達出了和平相處的意願,李自成總可以就此借坡下驢,趁勢收兵了吧。
但沒想到陛下聽聞這件事後,愈發憤怒了,認為張獻忠這是在羞辱他!
於是點齊了兵馬準備攻打寶雞南面的大散關。
大散關因重要的戰略地位,自古以來是關中四大門戶(東有潼關函谷關、南有武關、西有大散關、北有蕭關)之一。
它位於寶雞南郊秦嶺北麓,自古為“川陝咽喉”。
毫不誇張的說,誰控制了大散關,便掌握了進出川陝的咽喉!
如今大散關在張獻忠的手裡,他便可以輕鬆的透過漢中攻入李自成的統治核心,關中地區。
這是李自成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即便是不能奪回漢中,他至少要將大散關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樣才能確保關中的安全。
不然他就要時時刻刻面臨著張獻忠的偷襲。
大散關的北面地勢相對平坦,南面則是秦嶺,從北面攻取大散關,遠比南面容易的多。
不過高大的城關依舊是巨大的障礙,在紅夷大炮的掩護下。
一排排手持盾牌雲梯的大順軍士兵高喊著口號,向大散關發起了猛攻。
正在此時軍師李巖,來到了李自成的大帳。
上次李巖阻止宋獻策水淹開封后,李自成多少對李巖有了一些看法,於是將他留在了洛陽同李過袁崇煥等人一起守衛河南。
李巖千里迢迢從洛陽趕來,想必是有重大的軍情。
李巖說道:“二十日前,開封的守將陳永福聯合周王一同開啟城門,將明軍迎入了開封城。袁崇煥無力收復開封只得帶著萬餘殘兵退守滎陽!”
明軍已經攻佔了開封?
開封失守,河南的門戶洞開。
諸將紛紛請求李自成收兵,揮師東進。
即便是不能收復開封,也應當確保洛陽潼關一帶的安全。
李自成說道:“李先生的意思是叫朕退兵,前去河南?”
李巖搖了搖頭說道:“臣入潼關之時得到了一個訊息。李獻忠親率大軍猛攻襄陽,已經於15日前攻佔了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