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的守軍只有6000人,面對2萬明軍他們在兵力同裝備都處於明顯的劣勢。
左良玉的兩萬人馬是羽林營的老底子,儘管也補充了一些新兵進來,但是整體的戰力要比大西的農民軍強上不少。
樊城的戰鬥並沒有持續多久,半個時辰不到就偃旗息鼓了!
佔領了樊城之後,李獻忠派出使者去襄陽勸降。
沒想到使者直接被李定國給斬殺了。
這下激怒了左良玉同陳奇瑜等人,眾將紛紛請戰。
儘管非常氣憤,不過李獻忠還是保持了冷靜。
他說道:“李定國此舉無非是想激怒本王,好讓我們強攻襄陽,本王偏不讓他如願!”
襄陽城所依仗的還是其平均寬度接近200米的護城河,漢江上明軍的水師戰船固然火力強大,但卻無法駛入襄陽的護城河。
而襄陽的護城河中,只有湖心島上有一道十分狹窄的道路通向襄陽的城門。
若是沿著這條狹窄的道路進攻,兵力根本就施展不開,無論你攻多久都是拿不下襄陽城的。
所以李獻忠並沒有立即發起進攻,而是將火炮陣地安置在了襄陽城南的羊牯山上。
雖然有戰船之利,將18磅的線膛炮從武昌運到襄陽沒有那麼費力,不過明軍將其從漢江搬運到羊牯山還是足足花費了好幾天的時間。
他們還沒來的及對襄陽進攻,李定國卻率先出手了。
李定國觀察了幾天之後,就掌握了明軍巡邏船的路線同時間。
數百名大西軍趁著夜色,駕駛小船偷偷駛入漢江。
今晚月黑風高,給他們提供了極好的掩護,他們此行的目標是江北樊城附近的明軍水寨。
明軍在漢江上具有絕對的優勢,故而沒有想到大西軍會偷襲。
等他們發現江上有動靜的時候,大西軍的小舟已經距離水寨只有一二百米了!
雖然明軍岸上的火炮同戰船上的艦炮第一時間就向偷襲的小船開火了。
很快就有數艘小船被火炮擊中,炸得粉碎。
但此時西軍已經點燃了小船,藉著風勢嚮明軍的水寨衝去。
雖然明軍的戰船沒有像當年曹操那樣搞啥鐵索連環,完全失去機動力。
但如果被敵軍的火船堵在水寨內也夠嗆,即使沒有被全部焚燬,也定將損失慘重!
此時在最外圍的“赫圖阿拉號”蓋倫船趕緊駛出水寨,將自己的艦身橫在前方,用來阻擋敵軍的火船!
480噸的“赫圖阿拉號”屬於小型船,行動相對靈活一些。
如今形勢危急它也只能犧牲自己擋住大部分的火船,以避免水寨中的主力戰艦被焚燬!
好在西軍偷襲的小船不算太多,“赫圖阿拉號”的船體較大,即便是被火船撞上了仍然可以堅持相當長的時間。
最終以“赫圖阿拉號”為代價,明軍水師成功保住了水寨。
不過這件事情還是給李獻忠敲響了警鐘,水寨的選址一定要慎之又慎。
看來這個李定國還真是不簡單,不過在絕對實力面前,他的抵抗是徒勞的。
明軍架設在羊牯山上的18磅線膛炮很快就向襄陽城發起了炮擊。
西軍在湖心島上設定的城牆很快就被轟塌,然後襄陽的南城也遭到了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