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萊二府由於佔領的時間比較久還是可以增加一些商稅。
位於山東招遠的金礦,每年可以產出黃金3萬兩,其實也就只是30萬兩銀子而已。
拿下直隸、山東短期內唯一的好處就是多了不少土地,可以省下購買糧食、棉花的銀子。
當戶部尚書范文程將這一堆賬目報給李獻忠的時候,他也是大吃一驚!
儘管他知道收崇禎的爛攤子是一個包袱,但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包袱居然如此沉重。
於是他開始裁軍。
西北地區尚未收復,不可能大量裁軍,西北四鎮保留5萬人。
薊州同宣府大同三鎮5萬人其實並不多,不過如今漠南同遼東等地都是大明的領土了。這裡的長城關隘都已經屬於內地了,最終還是裁撤了2萬人。
那接下來就是裁撤京師的十萬人了,有自己的遼東軍以及洪承疇統帥的羽林營在,其實京營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這十萬人打仗壓根就不成。
不過考慮到朱純臣,張維賢等人的感受,最後李獻忠還是給京師三大營象徵性的保留了1萬人,直接裁撤了9萬。
都是老兄弟,李獻忠也同他們直接攤牌了,空餉以後肯定是沒的吃了。
不過他有更賺錢的專案,以後只要他們跟著自己開發海外,金山銀山都能賺回來。
李獻忠這可不是比喻,倭國是真有金山同銀山。
朱純臣肯定是全力支援李獻忠的,他存在遼東銀行的銀子足有240萬兩,光是5%的利息一年就是12萬兩。
而張維賢則沒有朱純臣這麼看重銀子,只要不站錯隊,他們這些人手裡的銀子足夠保住幾代人的富貴了。
他則是更看重兒子張之極的前途。
這次張之極的表現極為搶眼,拿下京師他可是立了頭功。
李獻忠已經將他升任為左軍都督府左都督,並讓張之極跟隨自己南征,這擺明是要栽培他了,張維賢自然是十分歡喜的。
有了他們兩位帶頭後,京城的勳貴們自然是無人再敢反對“士紳一體納糧”的政策。
不過朱由崧個人的開銷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儘管崇禎出走時,不少太監同宮女都跟著他出了京。
不過留京的宮女同太監加起來還有五六千人。
之前朱由崧也是有自己的世子妃的,不過洛陽淪陷時早就失散了。
朱由崧目前還是孤家寡人一個,大規模的選秀現在肯定不合時宜。
李獻忠從情報司挑選了幾名貌美的女子作為弘光帝的妃子。
崇禎的內帑裡雖然是沒有啥金銀了,不過還有不少珠寶,這些現在都是朱由崧的了。
他又把自己的五十萬兩銀子撥入了內帑。
好在崇禎還給他留下了不少產業,光是直隸附近的莊田就有20萬頃(2000萬畝)。
這些莊田都是由太監打理的,這些太監收取的租子可是很高的。
相當一部分全部落入了自己的腰包。
所以如今皇莊的打理,除了皇帝指派的太監之外還由戶部派出官員一同監督。
為了堵住士紳的嘴,朱由崧宣佈皇莊也要納稅,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所有土地全部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