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 第一百三十三章 推行弘光新政,獻忠受阻濟南(求追訂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三章 推行弘光新政,獻忠受阻濟南(求追訂月票) (1 / 5)

弘光帝朱由崧七月初一在遼東開原稱帝,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就控制了大明的九邊重鎮,並拿下了整個直隸以及山東大部,進展還是很快的。

朱由崧入駐紫禁城後,李獻忠便很識趣的不去慈寧宮同張嫣再續溫存了。

曹化淳原本就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加上他又是情報司的人。

李獻忠以曹化淳主動投誠,保護皇家府庫典籍功莫大焉為由,繼續讓他擔任司禮監掌印,替自己監視整個後宮。

朱由崧的心腹常雲,則位居司禮監秉筆太監。

為了監視朱由崧,李獻忠將多鐸安排到了乾清宮,出任管事太監!

由太后張嫣以及曹化淳同多鐸共同掌控後宮,李獻忠還是很放心的,不然他也不敢輕易奏請領兵南下!

當然了在他的規劃中,文官的權利是要被壓制的。

但他不希望透過太監的勢力來干預,太監管好內廷就好。

有自己的存在,皇權實際上已經受到了極大的壓制,而太監的權利實際上是來自於皇權的。

歷史上太監干政最嚴重的朝代,漢、唐、明恰恰是皇權最集中強大的三個朝代。

所以如今的司禮監無非就是起到一個用璽的作用,李獻忠還是要讓太監迴歸到內廷的本職工作中去。

如今已經有情報司了,東廠自然是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不過李獻忠還是保留了錦衣衛,不然斬斷朱由崧耳目的意圖也實在過於明顯了。

田爾耕原本就是左都督兼錦衣衛指揮使,如今弘光皇帝當政,他這個已經被崇禎下令處死的“黑戶口”,自然也可以恢復本來的姓名了。

錦衣衛繼續由田爾耕執掌!

不過現在茅元儀兼著對李獻忠的幾個兒子的教育任務,本身還兼任著刑部尚書,所以田爾耕依舊兼任著情報司副指揮使的職位,幫茅元儀分擔一部分工作。

所以錦衣衛更像是情報司的一個下屬機構。

如今戰事一開,多了大量的降兵,軍費支出一下子暴增。

西北四鎮投降的邊軍有6萬2千人,宣大的降軍有3萬人,薊州鎮投降的邊軍經過裁撤後,仍然有2萬人。

光是投降的邊軍就有11萬2千人。

京師投降的軍士有十萬人之多,其中京師三大營就有八萬人。

然後漠南的駐軍1萬5千人,山東的遼東軍5萬人,跟隨李獻忠入關的羽林營及遼東軍也有10萬人,遼東地區的駐軍5萬人。

每個月兵部發餉的官兵共計42萬7千人。

光是軍餉一個月就超過了85萬兩。

若是算上糧草消耗,彈藥補給,裝備更換這些,每個月的軍費則超過了150萬兩。

這還不算朝鮮、琉球、臺灣那些可以自己自足地區計程車兵,以及直隸山東的地方留守部隊。

僅僅只是弘光朝廷中央直轄的軍隊。

而且這隻算了陸師還沒有算上水師,為了減輕朝廷的負擔,李獻忠已經將遼東水師的開銷掛在東琉球公司的賬上。

李獻忠這十年來拼命積攢下來的2300萬兩銀子,最多隻夠支撐1年多!

再看看收入,其實支撐李獻忠收入的海貿並沒有任何增加。

直隸山東這些地方根本就不出產絲綢、瓷器、茶葉這些出口的產品。

除了京師可以多賣一些商品,增加一些商稅的收入,其他各府的收入能維持他們的運作就不錯了!

天津會規劃成北方的重要商業港口,可短期內看不到收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