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雖然京師內外依然是一片熱鬧的景象。
不過這個新年朱由檢真的是過的鬧心。
去年年底襄陽被攻破,襄王朱翊銘被張獻忠給當眾斬殺了。
論輩分朱翊銘可是同萬曆一輩,是自己的祖父輩。
也是大明第一個被農民軍殺死的藩王。
雖然此前在鳳陽有不少朱明皇族成員被殺,不過那些都已經是皇族遠支,無法同襄王相提並論。
於是憤怒的崇禎帝下令將剛剛升任湖廣總督的熊文燦給押解到京師問罪。
按照《大明律》,失藩者死!
不過熊文燦這個倒黴蛋卻不甘心,他在兩廣任上多年也積攢了不少財富。
於是他的家人挨個的給朝中的重臣“拜年”!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包括首輔周延儒在內的諸多大佬都收了熊文燦的銀子。
不過唯獨禮部尚書內閣次輔溫體仁拒絕了熊文燦的銀子。
溫體仁出身於官宦世家,其先祖早在洪武年間就官至兵部尚書。
他很善於揣摩崇禎的心思,知道崇禎皇帝自己非常節儉,最討厭官員貪汙受賄以及結黨營私。
所以溫體仁的為官之道主要是迎合崇禎,孤立自己不主動結黨,保持清廉不貪汙受賄。
在黨爭嚴重的明末,“不結黨”可謂是一股清流!
當然了溫體仁不結黨,並不代表他在朝中沒有任何助力。
相反他很擅長利用各黨之間的矛盾,而且由於他背後沒有黨派,也使得自己不會成為其他黨派的主要攻擊物件。
崇禎二年,原本入閣的名單中並沒有溫體仁的名字。
呼聲最高的是當初的禮部侍郎東林黨人錢謙益。
而向來疑心很重的崇禎皇帝因為錢謙益的呼聲太高,懷疑他結黨。
正巧當時候內閣之中有錢龍錫同錢象坤兩位錢姓閣老,狡猾的溫體仁就叫人放風出來,說“三錢輔政”堪比仁宣時期的“三楊內閣”,是本朝的一大幸事。
這麼一來別說是崇禎皇帝,就連首輔周延儒也感受到了錢謙益的威脅。
錢謙益是蘇州常熟人,錢龍錫是浙江嘉善人,錢象坤是浙江紹興人,雖然距離不遠,其實三人根本就沒有親屬關係。
當然你要硬要扯到700年前,三人的確同是吳越王錢鏐的後裔。
溫體仁很巧妙的利用了周延儒阻止了錢謙益入閣。
同時崇禎又提拔了不結黨且為官廉潔的溫體仁入閣。
崇禎對溫體仁的印象非常好,不但將他提拔成禮部尚書,還將他提拔到了內閣次輔的位置。
其實溫體仁早就對周延儒的內閣首輔之位虎視眈眈。
不過周延儒還是比較受寵的,加上又有馮銓在內閣之中為其助力,所以溫體仁也只能隱忍,他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
但是崇禎朝的兵部尚書可不是這麼好當的,孫承宗身為首輔都難以做的長久,何況是一個紙上談兵的馮銓。
溫體仁敏銳的察覺到這次熊文燦事件很可能是一次扳倒馮銓甚至是周延儒的千載良機。
於是當眾臣皆為熊文燦開脫之時,唯有溫體仁三緘其口!
不過很快就傳來了張獻忠在襄陽稱帝,李自成逼近洛陽的訊息。
如今就是傻子都知道熊文燦這回是死定了!
死了一個藩王大夥還能替你開脫下,說你是剛剛上任,不瞭解情況,這個鍋不能全由伱來背。
結果如今搞了一個皇帝出來,誰敢替你開脫?
很快熊文燦就被判了秋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