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保德州位於河曲城南面30裡處的黃河邊,處在太原府的西北角。
一河之隔的對對岸便是陝西的谷府縣,其不僅是河曲城南面的門戶,同時也是黃河邊上的一個重要渡口。
這裡一旦被攻陷,那麼5萬多義軍必將徹底被鎖死在河曲一帶。
河曲城東北兩邊是長城,面對著大明九邊之一的大同鎮,正東更有堅不可摧的寧武關,西邊則是黃河天險。
對於義軍來說南面是唯一的出路,想從其他三個方向發展都難如登天。
所以明軍只要守住保德州南邊的鎮西衛,便可以阻止義軍進一步南下。
王嘉胤等人殺入山西后,也曾經多次組織人馬進攻鎮西衛,試圖開啟南下的通道。
但是官軍並不傻,他們在鎮西衛佈置了足足八千精銳,再配合大量的鳥銃,火炮。
使得義軍多次鎩羽而歸。
按理說在這種環境下義軍很難維持5萬人的規模。
畢竟河曲周邊土地有限,根本就無法供養這麼多的軍隊。
而且周邊都是各種關隘,他們要卡住義軍的補給線易如反掌。
不過坐鎮漠南的熊廷弼發現,大明看似堅不可摧的九邊長城有一個致命的弱點。
那就是黃河。
黃河在這裡呈現南北走向,直接成為了陝西同山西的分界線。
當然原本這也算不上是啥弱點,畢竟河套地區的蒙古部落撐是擁有幾條擺渡的小船,根本就不可能透過黃河轉運軍隊直接穿越大明的九邊重鎮。
可是如今佔領漠南河套的可是遼東軍。
由於要運送物資支援陝北的義軍,他們發現其實黃河是便捷的通道。
只是黃河河道泥沙堆積嚴重,水深很淺,而且淺灘很多,所以在上游地區很少用渡船,一般都是用羊皮筏子渡河。
好在陝北這裡已經屬於中游了,水深勉強可以用渡船。
但一般也只是橫渡,用於穿越黃河。
幾乎沒有人利用黃河大規模來回運送物資,因為順流勉強可以,但是逆流實在太難了。
在反覆實驗後,工匠們借鑑了“輪船”,製造出了一種小型的船隻可以利用轉輪帶來動力實現逆流。
而熊廷弼更是從遼東征集造船工匠直接在九原城新建了一個小型的船廠用於建造適合黃河運輸的內河船隻。
使得遼東軍輕易的控制了陝北一帶的黃河航道,而義軍正是透過黃河這條生命線得到了源源不斷的物資補給。
此刻李自成麾下的五千義軍已經在城外集合了。
說實話這些義軍雖然戰力還不錯,不過士氣卻不高。
李自成說道:“我知道你們中的許多人都感嘆命運不公,同樣是義軍,其他人準備南下劫掠,吃香的喝辣的,可你們卻不幸抽中了“赴死籤”留在這裡為大軍斷後。”
“不過本將告訴你們要是大家這樣想可就大錯特錯了!”
然後他隨手拿起一杆魯密銃,對準遠處的罈子就是一銃。
眾人只看見罈子應聲而碎!
這個罈子距離李自成足有150步遠。
要知道官軍的鳥銃面對穿甲的義軍大約只有五十步左右的有效射程,即使不穿甲最多也就七八十步。
這火銃足足能射150步,有些太誇張了!
李自成說道:“這種魯密銃威力巨大,可在120步破甲。我們現在足足有500杆,伱們還覺得留下來是送死嗎?”
之後他又令人點燃了數顆“轟天雷”的引信,並將他們投擲到附近的空曠之處。
然後接連發出爆炸之聲,直接驚呆了眾多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