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毛文龍的廣順關就對上了高名泰的新安關。
雙方都挑選出了自己麾下最精銳的50名士兵。
雙方主將身穿魚鱗甲,其餘計程車兵也都身穿重型的布面甲。
此時毛文龍並沒有選擇主動出擊,而是擺出了一個半月形的防守陣型。
看到毛文龍那邊組成了一個半月形的防禦陣型,高名泰立刻帶領新安關擺出了一個“鶴翼陣”向前方推進。
“鶴翼陣”顧名思義,像仙鶴張開的翅膀那樣,注重兩翼的包抄!
很快新安關的50人就在高名泰帶領下殺向了對方。
當高名泰他們快要接近廣順關的時候,只聽見毛文龍高喊一聲:“變陣!”
原本半月形的大陣,突然變成了4個獨立的鴛鴦陣。
“鴛鴦陣”陣形以11人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
長牌手執長盾牌遮擋倭寇的箭矢、長槍,藤牌手執輕便的藤盾並帶有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後隊前進,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
再二人為狼筅手執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長的毛竹,選其老而堅實者,將竹端斜削成尖狀,又留四周尖銳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長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殺敵人以掩護盾牌手的推進和後面長槍手的進擊。
接著是四名手執長槍的長槍手,左右各二人,分別照應前面左右兩邊的盾牌手和狼筅手。
再跟進的是兩個手持“鏜鈀”計程車兵擔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敵人迂迴攻擊,短兵手即持短刀衝上前去劈殺敵人。
各種兵器分工明確,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種的操作,有效殺敵關鍵在於整體配合,令行禁止。
當然此時受制於武器的限制,毛文龍的鴛鴦陣只能用木盾、木槍、木棍來代替。
雖然效果打一些折扣,但鴛鴦陣近戰的特點還是能夠發揮出來的。
而此時殺入陣中的高名泰等人則突然遭遇了數個方向的攻擊,雖然身穿重布甲,但是不斷的被這些木棍木槍擊中,還是讓一些士兵退出了戰鬥。
高名泰一看不對勁,趕緊讓剩餘計程車兵從陣中退了出來,重新結陣與廣順關對抗。
但鴛鴦陣的特點就是靈活多變。
“鴛鴦陣”不但使矛與盾、長與短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了各種兵器的效能,而且陣形變化靈活。
可以根據情況將11人的大陣拆分成小的“兩才陣”後者“三才陣”。
毛文龍一看對面重新結陣了,立刻命令鴛鴦陣分散成小的“兩才陣”或“三才陣”將對方的陣型分割開。
不一會的功夫,高名泰等人就敗下陣來。
高名泰說道:“這就是戚少保的鴛鴦陣吧,果然是變化莫測,這局高某輸的不冤!”
最終毛文龍如願以償拔得頭籌,鐵嶺衛遊擊李克泰拿下第二,鎮北關的李冠豐同新安關的高名泰並列第三.
隨著各鎮的名次排定他們也領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分紅”。
新書上架,求推薦票,月票,訂閱,評論,打賞支援!
感謝書友“日出山風是你”、“雪山牧馬”、“20171012180318177”、“一灣秋沙”、“20221104173047232”、“呂氏春秋1234”、“不動禪心”的月票支援。
發第二章的時候睡著了,發的有些晚了。謝謝大家的訂閱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