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唐朝的關係,其實是亦師亦友,他心中對唐朝的傾慕、感激和他們長久以來兄弟般的情誼,使他很自然的服從唐朝。
他心中明白,即使以現在自己的高強武功,再加上苦練,也一輩子休想達到唐朝武功的高度。
不僅是專信,包括普天之下所有的高手,李隆基、鐵慕容、李南靖、郭子儀、高仙芝、李白、舍瓦等等,他們都知道一個事實,雖然唐朝只是半路出家練武,但他的武功,恐怕是所有人之中最高的。
唐朝有一個羨煞旁人的優勢,他不僅精通唐手,還博學波斯武功,輕功高妙,最重要的是他的經脈粗大。
他自穿越時候傷了經脈,想不到一旦好起來之後,經脈的粗大程度居然數倍於常人,再接受了孫思邈的恐怖功力,他可說能在瞬間爆發出比常人多出三四倍的力量。一般化境高手的力量都已經甚為恐怖,三四個他這樣的人一起擊出,戰力之強悍,可想而知。
其實,武功說到底就是招數和技巧的組合。
化境的高手,要想在招數上找到他的漏洞,可能性極低。包括斷李隆基一臂的時候,以唐朝如此武功,也還是佔了李隆基當時傷心過度的便宜。他可以擊敗他,但是和能殺他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招數上的差距細微,決定勝負的關鍵就在技巧上。
速度永遠是技巧的第一位——天下武了功,惟快不破。
可要想做到快,就必須有強大的爆發力,到時候一擊出手,萬夫辟易,天下何人可擋?
所以最後決定勝負的,往往的是力量。
唐朝血管中那無比粗大的經脈,使他具有狂暴無匹的力量。
專信服他。當然還有隆多也服他。
若不是隆多斷了一臂,他絕不可能領悟到暗勁顛峰的層次。要知道,他可才僅僅二十歲,比唐朝小了好幾歲,將來化境可期。
隆多做了唐朝的御林軍統領,統帥八千親衛。
接下來,狼正軒跪拜,接受唐朝冊封的鎮南大將軍之職。
唐朝心中可以敏銳的感覺到狼正軒那蓬勃的野心。
不過,他並不害怕,因為他正是要喚醒他的野望,用來對付強大的敵人。
隨即,唐朝封章仇兼瓊為奮威大將軍,封辛白江、班林、專仁、專義、專禮、專智、藍鯨、李玉、伏虎太子、鐵凝等為將軍,大赦天下,於公元752年元旦之日為新唐朝元年元日,國號新唐,定都長安。
封杜甫為禮部尚書,賀知章為黃門侍郎,其餘文武大臣極多,都是李隆基以前的舊將,投誠之後被唐朝重用。
這其間,他還起用了老邁的宋景、狄人傑等人。
……
渴望。
深情的渴望。
唐朝坐在龍椅之上,敏銳的感觸著群臣的內心,明白了這些人的心態。
新的朝代,每個人都渴望著新的開始,激動湧動在這些人中間。
其中還有不少心存狐疑的人,比如張九齡這支老狐狸。自己派人好不容易將他從粵東老家“請”到長安,這傢伙老是推脫“年紀老邁,齒牙脫落,身體如竹”,但最終唐朝下了死命令“就是死,也要將他的屍體抬到長安。”,他這才沒有任何的辦法,乖乖的到了長安。
唐朝不在乎在開國的時候用一點威脅的手段。
自己是新唐朝的第一位皇帝,若是太過軟弱的話,勢必被天下人所輕視。
唐朝現在深深的明白一個道理,方今天下大亂,想要在亂世中取得統一,靠的就是人才。
當年曹操《短歌行》“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所傾述的,也不過是求賢的意思,故弄玄虛,吟詩做賦,“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也說的是渴求賢才。
加冕!
給開國皇帝加冕的人,自然是德高望重,呼風喚雨的角色。
張九齡雖然討厭,但是用他來加冕,卻是唐朝苦思多日的結果。
照理說,狄人傑也可以勝任,但是他已經實在老得走不動了。
禮成,樂隊奏樂,在雄壯的禮儀聲中,唐朝正式在長安稱帝。
定國號為新唐,定都長安,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