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飛越唐朝> 第六十五章謎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五章謎局 (1 / 2)

安祿山頒佈命令之後,隨即命令孫孝哲帶五萬大軍為前驅,前往淘河前線,做好準備,防備唐朝帶兵強渡黃河,威脅洛陽.

實在話,這也是安祿山最大的隱憂,他現在對於龜縮在潼關的哥舒瀚並沒有太大的擔憂,畢竟這人的戰力他是清楚的。

在就任范陽、盧龍、河東節度使這麼幾年,他可說是對這些唐朝的將領摸了個透。哥舒瀚膽小,不過本身就是個莽夫;封常清則是狐狸性格,做事猶豫,不是當將領的料,相比而言,他覺得威脅最大的是高仙芝,這人本身武功強悍不說,行軍打仗,更是有獨到之處,這就是他為什麼派崔佑乾和田乾真這兩名得力大將合擊他的緣故。

在自己的重重包圍之下,高仙芝知道自己手下的那不足十萬的人馬無法與自己抗衡,最終選擇了退卻,東下靈武與太子李亨會合。

現在的形勢是,黃河北岸全部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哥舒瀚雖然勇猛,但攻打下來,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

此時的安祿山,並沒有帶大軍遠離,他知道得很清楚,一旦三日之內攻打不下潼關,以史思明的性格,則一定不會束手就擒,為了防止他搞兵變,自己必須就在這可控的範圍內監視著他攻打潼關,一旦這小子有絲毫的反叛之意,則立即剿滅。

這支軍隊雖然是史思明統帥,但是他手下的這些將領,大部分都不是他的嫡系,一旦史思明想搞叛亂,只要自己一現身,史思明肯定不成。

當然,數十年的交情,也使他不能完全的相信高尚和嚴莊的話,不過以防萬一,他還是決定親眼看看史思明這一次是怎樣進攻潼關的。

……

靈武軍中,中軍帳。

太子李亨坐在帥椅上,臉色之中很有點得意的味道。

他也不明白自己什麼事情也沒有做,就這麼龜縮在城裡,卻有無數的唐朝舊將前來投靠。最先來投靠他的是郭子儀和李光弼,然後是魚朝恩,再後來又是高仙芝,再後來則是卜固懷恩、王思禮,最後是封常清,這些大將來的時候,無不帶著豐足的錢糧兵馬,有的數萬人,有的幾千人,加上這段時間郭子儀等人出去抓壯丁、強徵入伍的人,加上潼關的那十萬守軍,算起來他現在的兵力,足足有四十萬之眾,這不僅和唐朝的軍隊數量相當,而且和安祿山的軍隊數量,也是差相彷彿,似乎足可以應付安祿山的進攻。

這段時間孫孝哲部經常在靈武挑戰。

剛剛開始的時候,郭子儀、李光弼雄心勃勃,帶兵出城作戰。但不幸的是,連續的幾場廝殺,最終都以郭、李的失敗告終。

原因再簡單不過了。郭子儀、李光弼這些人都是大將之才,武功更是高到化境的初期,有萬夫不擋之勇,但戰場上的交手,卻不是一兩個化境高手能解決問題的,靠的是團隊的作戰能力。孫孝哲是安祿山的大將,武功比郭李兩人都要稍遜,但是一旦對決,卻往往一敗塗地,死傷無數。

好幾次的交戰,要不是郭子儀、李光弼死戰殿後,恐怕靈武早就被攻下來多次了。

戰鬥力。訓練有素的精兵,哪裡是說有就有的。安祿山為了叛亂,早就秘密的訓練士卒,尤其是孫部,更是驍勇無比,自從進兵中原以來,還從來沒有失敗過一次。

不過,就算是這樣,安祿山對孫孝哲也不是太滿意。這小子帶著他可以稱為最精銳的的部隊,屢次進攻靈武都是功敗垂成,可算是丟臉。

但是高尚的一番話打消了安祿山集結部隊強攻下靈武的打算。他的話是這樣說的:“陛下,您帶最精銳之兵進攻靈武,估計李亨肯定是守不住的,到時候,他自然是學他老子,跑到那些深山老林之中,和陛下您捉迷藏,這樣一來,就失去了將李亨一舉全殲滅的機會。若是鹵莽的攻下靈武,恐怕這場仗要打很多年,一旦遷延日月,有什麼變數我說不準,不過肯定是便宜了在長安的唐朝。到時候他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可是陛下您不願意看到的?”

真可謂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安祿山隨即帶領大軍清查府庫,到處拉壯丁,訓練兵馬以應付來自於唐朝和李家的勢力。

當時的杜甫,正好在石壕村,見到官兵到處拉丁拉夫的情況,寫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別》,其中最出名當數《石壕吏》。

這樣一來,蜀中李隆基的勢力逐漸削弱,大部分的將領都選擇了投奔他兒子李亨。其實,自從盛王李綺死在史思明的手中,唐朝未來的皇帝,不管是大臣還是眾多的將士,都覺得非太子李亨莫屬,看看李隆基年紀老邁,又斷了一臂,更是堅定了許多將領和大臣的心願,為唐朝早日另立國主。

這暫且拋開,要說的是現在的安祿山,本身有四十萬訓練有素的大軍不說,現在更是將軍隊的數量擴張了一倍,足足八十萬,俯視天下。

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安祿山放心的在潼關督戰而不擔心洛陽的原因。因為洛陽有田乾真和崔佑乾這兩名大將帶兵二十萬駐守,可謂是銅牆鐵壁。

……

此時的史思明,心中異常的惱怒,他想不到這個一直以來對他信任有加的大哥,這次是把從死裡逼。哼,看在結義之情,不殺我的頭,只殺一眾將士的頭?

鬼才信你的話,到時候恐怕就會要這些將士來取了我項上人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