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地勢太過險要,若不是拼死搶城,其實沒有什麼辦法破城。一旦遷延日月,則我軍糧草不繼,李隆基的勤王之兵到達,可就是我唐朝的死期!
“暫停攻擊!”
唐朝毅然下達了暫停攻擊的命運,喝令道:“專信何在?”
“屬下在!”
“我命令你帶領次地兩萬人的大軍繼續攻城,務必要想辦法解救衝上城樓的辛白江,這裡立我唐朝的旗號,你穿上我的盔甲衣服,就算是我在這裡督戰,明白嗎?”
“明白!”
“來!這是我的玄鐵劍,拿去!”
“是!”
專信飛快的換上大帥的盔甲衣服,親自擂鼓,玄鐵劍高舉,再次發動了進攻的號令。
唐朝帶領手下八百親兵立即上馬,直奔神武門。
……
舍瓦和李白負責西路戰事,攻打西直門,正好遇上郭子儀帶領馬正章和魚朝恩。
“哈哈,皇上真是神機妙算,知道唐朝這廝狡猾無比,定會率領大隊人馬攻打城防有漏洞的玄武門,吸收我軍的主力,暗中肯定會派舍瓦這些悍將偷襲我西直門,而今果然。”
舍瓦和李白手下之兵當然是精兵,和唐朝在玄武門的兵力相差無幾,也是一千前鋒兵首先突城,在舍瓦和李白的督促下,一千前鋒兵死命的衝上城頭。
舍瓦和李白當先。
有這兩大高手親自突陣,唐朝所部軍隊所受的損失,要比唐朝親自督戰的玄武門的傷亡要小不少。
可郭子儀是什麼人,化境的高手,又是早有準備,這個時候就顯現出他的能耐。他手下計程車兵固然不如舍瓦和李白手下之兵,但是他們會陣法,就在小小的城頭,佈陣而戰,弓箭手,盾牌手,刀斧手,一排排的展開,居然抵擋住了李白和舍瓦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城頭本狹窄,郭子儀所部又佔地利,再加士兵陣法一展開來,舍瓦和李白雖勇,一時三刻之間卻也不能突破。
兩人深深佩服唐朝。
這就是唐朝對戰鬥的預測。他覺得西直門雖然不甚險要,但要攻下,卻非難事。
郭子儀這一招,以陣法彌補了自己兵力上的不足,使舍瓦和李白帶領的五萬大軍難以形成登陸,則發揮不出作用。
馬正章和魚朝恩自然不是弱者,雙雙敵住李白,郭子儀則敵住舍瓦,一時之間西直門城樓上血肉紛飛,喊殺聲連天,數以上千計計程車兵在捨死忘生的戰鬥。
不過這樣的戰鬥,已經非是急切之間可以分出勝負。
郭子儀所帶的軍隊,大多是跟隨他爭戰多年的舊部,在加上盧循、楊鑑這些人也非弱者,帶領都是自己府中的精兵,雖然倉促之間對郭子儀的陣法還不是十分了解,但是本身個個府兵的武功就是驚人。
方當唐朝開元、天寶初年間,國家無事,邊疆戰事不起,朝廷屢次裁軍,只剩下節度使的兵力和神策軍,也就是羽林軍,國家的軍隊往往不濟事,但與之對應的,地方武裝卻是逐漸的強大起來,尤其是像盧循這些達官的家中,府兵更是精良。
舍瓦和李白的攻勢雖盛,手下兵士雖精,但無奈的是郭子儀手下一批宗室的府兵拼死抵抗。
這也不難理解,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有一些愚忠的人,何況眾多府兵之中還有不少將領本身就是宗室子弟,知道長安一失,自己就成了落魄的王孫,再也無復昔日的容光,同仇敵愾也是在情理之中。
此時的唐朝,帶領八百親兵,已經飛速的來到神武門。
神武門是大明宮的正門,修建之時以小山一般的花崗石堆砌而成,歷代以來更是多加修葺,兼之城牆高而厚實,城門用精鋼鑄造,這就使得防守十分的輕鬆,李隆基只在這裡駐紮了三千兵力。
而這三千兵力之中,就有陽平關降將李玉混跡其中。
早在子時出兵之前,唐朝已經將自己的命令派人傳入城中,讓李玉知悉,要他在玄武門和西直門的戰鬥打到不可開交的時候獻門,他親自帶領八百親兵和一萬人馬直接搶城。
如果李玉助自己,那就可輕取長安,如李玉不助自己,則也有很大的風險。不過,以唐朝對李玉的判斷,這這極的時間裡,他不可能找到神醫解除自己給他服下的紅丸之毒,然則的話,李玉為了自己的性命應該知道該怎麼做!
神武門果然大開,黑沉沉的,唐朝猶豫了一下,我該衝還是不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