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唐朝一咬牙,玄鐵劍一揮,當先衝殺而入!
他知道,若有埋伏,在如此地勢下,再高的武功都可能死於非命,但戰爭本就是殘酷之事,不拼命,何來的勝利?
況且,以他的估計,李玉背叛自己的可能性極不足五五之數,如此天賜良機,豈可錯過!
大軍吶喊聲中,衝進了空虛的神武門,摧枯拉朽一般,守城門的三千禁軍本就是羸弱之輩,如今見到大軍衝擊,頓時潰敗,李玉高聲喊叫:“我是朝廷的將軍,尚且敵不住,你們更不行,不如投降了,唐朝大將軍有話,投降者有功無罪,頑抗者誅滅九族!”
李隆基若是知道自己的寬容會有今天的結果,肯定會氣得吐血,但沒有辦法,這條計策,老到的李白早在智取陽平關的時候就已經實施了,到今日終於見了成效.
這效果是致命的。
以李隆基的兵力,再加上號召長安宗室鉅富和高官子弟從軍招募的軍隊,在短短的時間裡,已經達到五六萬,雖然還遠不如唐朝的十餘萬大軍,但是紫禁城堅固無比,單純採取守勢,手下又有郭子儀、章仇兼瓊這樣的大將,的確是有希望守得住。
一旦堅持下來,天下勤王之兵一到,唐朝就會陷入內外夾攻的困境。
三千守衛神武門計程車兵投降大半,其餘的作鳥獸散。
李玉接著:“參見唐朝大將軍!”
唐朝哈哈大笑:“幹得好!你的大功勞,我記下了,開國之後,論功行賞!”
“謝……謝皇上!”
李玉聽唐朝話中之意,是要取李隆基而代之,以他如此圓滑的人,立即改口。
“哈哈!好好,多謝吉言!”,回顧身後大軍,“諸位務必努力向前,事成之後,封侯拜相,我絕不食言!”
大軍情緒高昂,聽到唐朝用內力傳出了的聲音,一起歡呼:“謝大將軍!”
唐朝大喜過望,以手加額說道:“果然如師傅之言,我唐朝稟承天地氣運,有改朝換代的能力!”
當年,孫思邈在傳他內功的時候,確實預料到今天的結果,的確是睿智天縱。
說完這話,高聲吼道:“大開城門,放大軍入城,佔領長安!”
唐朝背後八百親兵呼嘯而入,隆多使一隻銅錘當先,帶大軍衝入,勢如破竹。
本來隆多和狼正軒決鬥之時損了一臂,武功已經大打折扣,但天幸的是唐朝軍中有李白和舍瓦以及唐朝這種名師,日夕思考之下,給他製造一隻銅錘,攻首兼備,雖只有一臂,步戰的武功打了折扣,但是以之用於戰陣之中,並不遜色於有雙手之人。這段日子之中,隆多的傷口早已經痊癒,銅錘的功夫也練得熟練,跟在唐朝身邊,做了先鋒。
這一衝開缺口,紫禁城頓時呈現在所有唐朝將士的面前,巍峨的建築,更使人產生一種佔領的衝動,山呼海嘯一般的喊殺聲中,大軍源源而入,開始向龜縮在紫禁城中的禁軍殺了過去!
腹背受敵!
李隆基現在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困局,唐朝知道,長安是肯定攻下了,但如不殺了李隆基,則自己的江山,就不那麼的穩當,所以他帶領大軍佔領麒麟閣的時候,就高聲宣佈了一條聖旨一般的命令:“所有我唐朝軍隊聽令,活捉李隆基,賞黃金二萬兩,殺死者賞黃金萬兩,給我殺!”
……
“怎麼回事兒,神武門那邊怎麼這麼大的聲音?”李隆基內功深厚,耳音極靈,首先動容。
“回皇上!神武門,恐怕……已經不保啦!”章仇兼瓊有些顫抖的說道。
“怎麼可能?”李隆基大怒,一劍砍出,將城牆上一巨大的花崗石砍成兩半,火星四射之中吼道:“不可能!這怎麼可能,神武門城牆最高,防守滴水不樓,唐朝怎麼攻得進去?”
“皇上息怒,剛剛有敗兵來報,李玉砍殺了守門將領李湛,開啟城門,放唐朝進來了!”
“啊……”
李隆基仰天一聲大叫,聲如狼嚎,如鬼哭,如虎嘯,如石破天開:“蒼天!難道我李隆基氣數已盡,要將這大好的江山落在唐朝這小兒的手中,你告訴我,告訴我?”
蓬蓬蓬蓬!
李隆基發瘋一般的用拳頭擂自己的胸膛,口中鮮血流出,眼神漸漸的無光,慢慢的癱軟了下去,居然昏厥了過去。
以李隆基如此武功,化境的高手,若非狂怒攻心,他是不可能如此失態的。
“快快,扶住皇上,我們就從城牆上殺出去,不然的話,勢必連皇上都失陷在長安城中。”
章仇兼瓊到底是當過節度使的人,又是慣於帶兵,老謀深算之輩,知道現在的形勢,神武門一破,守是守不住了,當前首要的就是保住皇上的命,以圖東山再起。
李隆基身邊的人之中,多是宗室子弟,死命效忠李隆基,立即扶住李隆基,向城牆之外殺了出去。
專信負責攻打李隆基所在的玄武門,一聽到神武門城破的訊息,立即指揮大軍不要命的攻擊,內外夾攻,這是早就制訂好的戰術。
“不行!將軍,殺不出去,專信的進攻太兇猛了!”
章仇兼瓊大怒,一腳將這名副將踢翻:“現在都什麼時候了,皇上蒙難,正是我們這些臣子死命效忠的時候,跟著我上!”
只見他拔劍在手,向城牆邊殺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