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廝還不走,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看看已經相持了七日的時間。
“父帥,您已經有了擊敗唐朝之計?”郭璦臉露喜色。
“不錯,所以你們不用擔心,只按我吩咐就行去做就行了!”
“是!”所有將領整齊的回答,顯然對主帥有絕對的信心。
唐朝在帳子之籌思對策,忽然一股徹骨的寒意襲來。
為什麼?
這是為什麼呢?武功到了他這樣層次的人物,除非是萬年的玄冰,否則,即使是在暴風雪之赤身而行,也視同等閒,但他在這剎那之間卻感覺到徹骨的寒意。
奇怪,這究竟是為什麼?
當他這樣再次的問自己的時候,藍鯨進來報道:“唐大帥,郭子儀率軍在西河之外偷偷安排船隻,似乎想要西渡黃河!”
唐朝立即道:“備馬,傳令下去,三百前鋒營士兵跟隨我去看看,其餘人原地待命,不得有誤。”
須臾之間,火電馬到了,唐朝一躍而上,身後辛白江帶三百驍將跟隨。
唐朝隨即登上附近一處土山,上面有臨時搭建的行軍嘹望臺。
一登上去,唐朝就看到,無數計程車兵都在搬運糧草船隻,顯然是準備撤退之意。
這樣的情形,換了是任何人看了,都會以為是郭子儀已經熬不住了,要離開此地,迅援救京師。
的確,李隆基催促郭子儀繞道救援長安的使節已經來到了河內軍。
但不知道為什麼,唐朝看到郭子儀撤兵,並沒有想像之的高興。
相反,自己身上那種徹骨的寒意,卻是深深的籠罩在了他的心裡。
郭子儀向有會用兵之名,他如果要走的話,何必和自己相持到現在?而且,撤兵這樣的事情,本來是軍的大機密,為什麼他竟然放心的讓我看到?
這樣白日青光的準備戰船,自己肯定會現。
那這就說明,也許郭子儀所弄出來的撤兵,也許是一場假象,那,他想幹什麼?
他或許的確已經奈不住了!
唐朝瞬間在心下了判斷,他清楚郭子儀現在面臨的壓力!
當夜子時,郭子儀親率大軍八萬餘人進擊唐朝,他居然劫寨!
唐朝的寨子,依山傍水而下,左右前後皆合法度,他居然冒險劫寨。
但到了今天這樣的地步,郭子儀也沒有什麼辦法了,只有行險以圖僥倖。他知道,再不前去長安的話,李隆基說不定就已經把自己看作叛逆一路了。
李隆基對他有識重之恩,他怎麼也不能背叛。
郭子儀一馬當先,運槍如神,天蹦地坼一般的帶領驍將衝進了營寨,一槍向營帳之的唐朝刺去,卻忽然叫聲糟糕。因為那主將模樣的人應槍而倒,原來是一個稻草人。
“唐朝太狡猾了,我們快撤,衝出去之後不要管其它的,直接渡過黃河,在長安城下相會!”
就在此時,唐朝的伏兵盡起,從四面八方殺向郭子儀,將他圍在垓心,從咚咚的戰鼓之,傳來了唐朝雄渾的聲音:“捉住郭子儀,賞萬兩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