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李格桑是將他的地位看得和自己平起平坐,雖然嘴裡喊的是“孩子”,但事實上,卻是尊重自己,不凌駕於自己之上,也絲毫沒有要自己向他臣服之意。
其實,這幾日的思想,唐朝對李格桑和南詔君臣,早有定見,那就是不卑不亢,絕不能失去指揮權,不然的話,他也不能保證是否能夠駕馭住局勢。
他知道,有玄鐵劍在手,自己的武功多半當世無敵,可是戰陣之,非是逞匹夫之勇,領導軍隊,更是計謀為上,武功幾乎沒有多大作用。
諸葛亮那樣的人,不過是個書生,但卻使魏國心驚膽戰,靠的不是自己的武功有多高,而是出眾的謀略。
這幾年之,他也看了曹操的《孟德兵法》,也看了《孫子兵法》《吳起兵法》以及唐朝開國李靖等的著作,漸漸的對於行軍佈陣,有了更多的認識。
不過,他還是相信一點,實權絕不能旁落。
其實,一回到劍南軍,一看到李格桑,他就有點害怕他耍當年劉邦那一套,悄悄的就奪取了自己的兵權,畢竟,但是他沒有,顯然沒有。
舍瓦是絕對忠於自己的,唐朝對這是有信心的。
唐朝一想到這裡,心裡算是放下了一塊大石頭,當下說道:“父皇在上,孩兒也認為,當此安祿山起兵的時候,正是我南詔大舉進攻唐朝的機會,可謂是千載難逢,起兵,是肯定,只是不知道何時起兵,先攻何處,還想聽聽父皇的高見?”
李格桑立即接道:“我以為當在最快的時候起兵,起兵就直接進兵長安,使李隆基腹背受敵,到時候搶先拿下長安,方為上策。”
這一句話,他顯然等得很久了,其有一種怨怒之意。唐朝想到他和李隆基的恩仇,立即就理解了他,也許,這口氣,他憋在胸已經二十年了,終於是該出一出了。
他的目的顯得直接,直接兵逼長安,擒住李隆基,讓他也嚐嚐被蹂躪的滋味。
唐朝沉默,沉默了半晌,說道:“父皇,您此計非常好,但是您想過沒有,安祿山實力強大,兵力是唐朝的三倍,我們一旦幫助他攻破兩京,即使短暫佔有了長安,卻是很難抵擋安軍的進攻?孩兒這段時間親自到安祿山軍,想要將之刺殺,但竟然未能成功,如果,不能和安軍取得同盟的協議,恐怕一旦打破長安,洛陽,我等反會是替安祿山做了嫁衣裳?”
李格桑一驚,半晌才說道:“安祿山居然如此厲害?”
“不錯!”唐朝鄭重的一點頭,“安祿山手下數十萬大軍,這一次進攻唐朝,用的是其的精銳近二十萬人,更有史思明、田承嗣、華明慶這些化境高手助之,更有近四十個暗勁級別的高手為之所用,並且,這也還是我見到的,尚且不知道他是偶還有隱藏的勢力。安祿山又是長期帶兵,經常和突厥、回紇、土蕃、大食等作戰,前鋒犀利,我估計,用不了四十日,當會攻下洛陽,如果我們再助之,將來恐怕反被安軍追殺。”
狼正軒神色緊張,望著唐朝:“唐大帥的意思,是暫時按兵不動?”
唐朝就斬釘截鐵的道:“非也,當此絕佳機會,如何錯過,我以為,父皇帶手下大軍進駐劍南,將南詔沿線國土全部佔領,搶佔資源,鞏固我南詔。要知道,李隆基現在雖然被動挨打,但是一旦調整過來,反撲的力量是驚人的,我們及時佔有了長安,也恐怕抵擋這種反撲,不管唐朝和安祿山哪一方取得勝利,對我們而言,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要確保南詔以及附近國土更加鞏固,說句假設的話,我們即使佔有了河南,但是各方都是在爭奪,也很難固守得住,不如緊鄰我南詔國土先佔領劍南,步步進逼,學漢高祖劉邦,先盤踞漢,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孩兒我則帶兵十萬,進攻長安,到時候一旦打破長安,再傾巢出動也不遲。”
李格桑臉上充滿了疑惑之色:“這,孩子,長安守軍近萬,你,你也以十萬兵力進攻,恐怕難以……?”
的確,不僅是李格桑,其他的許多的將領聽到唐朝的話,都是擔憂起來。
唐朝微微一笑:“各位也許是太高看李隆基了,恐怕並不明白唐朝的形勢。在離開長安之前,我已經打聽清楚,唐朝能夠動用的就只有十萬禁軍了,但是哥舒翰千里回援,沒有帶多少兵力,李隆基早已經將禁軍兵力的七成支援了洛陽,長安反而空虛,並且,禁軍養尊處優,早已經沒有多少戰鬥力,除了馬正章的神策軍,並無多少實質戰力,我以十萬大軍進擊,當是以眾敵寡,想來攻破長安也不是什麼難事。”
這些話,充滿了強烈的自信,聽得李格桑暗暗點頭,心想,先鞏固後方,就讓他去攻堅也好,一旦攻不下,我也可趁機出兵,到時候他再也找不到藉口。這個時候,他已經在隱隱的擔心是唐朝害怕他取得大功,自己則是坐失良機。
“好,就這樣,你帶十萬大軍假裝和我南詔交戰敗退回長安,就取事,我則先佔領劍南。”
“好,專信聽令,叫書記管修書一封,你親自快馬送到安祿山軍,務必要面見安祿山,表達我和他南北夾擊之意!”
“是!”專信聽令而去。
是夜,唐朝讓五位妻子享受到大男人的漏*點,讓他們滿意得想死。
唐朝在睡著之前,喃喃的說道:“明天,就是明天,兵鋒……直指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