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就說道:“看來,你的武功來路不正,你是照著一本書學的?”
李蓮的眼睛睜得很大:“你,你怎麼知道的”
老人就道:“我中原武術,曾經被一個彝族高手偷學了不少寫成一部書叫《括蒼山武經》,他練的,應該就是這上面的功夫,不過,由於未知奧妙,只學了些粗淺的招式,並不明白變化,以這樣的武功,對付庸手那是綽綽有餘,但對付真正的高手,那是沒什麼用的。”
剎那之間,唐朝的心中一片冰涼,難道,《括蒼山武經》上的武功,竟是一錢不值,當下反駁道:“這位老者差矣,你說這樣的武功無用,但以我看,卻不盡然。”
他現在的閱歷廣泛了,自不會輕易的相信這老者的話,立即想到了李白的話,李白大哥既然要自己修習這部書,就說明這書一定有用處。
老者就有趣的看著唐朝:“不錯,武功無高下之分,只看用的人是誰。這就好比筆墨紙硯,到處都有,卻一定要高手,才能畫出冠絕當世,流傳後世的佳作來。”
專信和唐朝都覺有理,這老者就說道:“你現在一定在奇怪,為什麼你那麼剛猛的一拳,明明已經擊中了我,卻為什麼打空了,還被我摔到那麼遠去了,是不是?”
“是!請前輩賜教。”
老者就道:“我本不想告訴你的,不過,看在年輕人還算厚道,不想殺老朽的份上,我就告訴你,你好好練,能練到什麼程度,那是你的天分,可強求不得。你知道嗎,剛才那一招,我一接觸到你的拳頭,就立即知道了你身體的情況,你將怎樣用力,打向哪個方向,你拳頭的幾個指骨會擊向我身體的哪個部位,就在那一剎那間,我都搞清楚了,因此,我才能運用柔勁瞬間破壞了你的平衡。要知道,我本沒有用多少力,只是藉助了你剛猛的力量,使你打空而自己受傷而已,年輕人,你的右臂經脈經一役之後已經大損,三個月之內切不可輕易和人動手,不然的話,你那隻手臂算是廢了。”
“是,謝前輩!”
原來,這老者所說的柔勁,其實就是後世武當和太極的練法。只不過,到了清朝和民國的時候,當時的人已經習慣於叫之為“聽勁”。
像這老者一樣,一接觸到對方的拳頭就能夠準確的把握對方的一切,然後隨心所欲的將對手製服,那是武功已經達到了化勁的表現。其實,專信也是要強,一直不肯向這老者請教自己身上有針刺般的痛的原因。因為現在,專信的身上現在還有如針刺一樣的疼痛留存,只不過他能忍得住罷了。
天下武功本是同源,殊途而同歸。不管唐時的槍法還是刀法,也不管明清時期的門派武功,什麼八卦門、形意門、太極門等等,其實說白了,都是要講求明勁和暗勁,只有將這二者都達到極端,才能慢慢的內外兼修,武功進入化勁,就是現在這老者所顯露的武功,能以“聽”勁辨別敵人武功的路數,拳力的大小,出手的方位等等,做到熟極而流,意念一動,立即能夠給敵人造成巨大的傷害,達到全身毛孔都能準確感應敵人情況的境地。傳清朝大俠霍元甲、黃飛鴻都達到了這樣的絕頂境界。
這老人就一笑:“聽你說話,你似乎不是我中原之人,老朽已經是天下稀年,本想使自己的武功留下個傳承,但機緣不湊巧,還是算了,水呢?”
這個時候,他才說道喝水的事情。
唐朝一聽,立即衝了進去,舀了一瓢水出來,親手交在這老人的手上:“前輩請喝水!”
老者伸手本待接過,但忽然之間縮了手:“不,不,我還是不喝你的水好,麻煩,真的太麻煩!”
說著轉過身,向大門口走去,唐朝心中如電光石火一樣的閃過一個念頭:莫非這老者現了什麼,不然的話,他怎麼不喝我的水呢?
老人忽然停下,對著專通道:“好勝的年輕人,你會付出代價的,不過,功力退化五年,不算什麼,您還有大把的青春!”
專信一驚:“前輩,你是說我全身如針刺般的痛嗎?”
老者就一笑道:“我還道你是個奇人,中了我的暗勁,竟然毫無反應,原來你還是感覺全身上下針刺一般的痛是?”
“是,前輩,您是說這樣會退化五年的功力嗎?”專信這才緊張起來。
這老者就道:“誰說不是呢,你還要逞強嗎?”
專信這才真心的佩服,這老頭子簡直就是神了,什麼事情都瞞不過他,只得說道:“請前輩施治,小子感激不盡!”
這老者就說道:“年輕人,你雖然驕傲,但並不是奸惡之徒,老朽一生醫人無算,又怎麼能無故傷你,過來!”
專信依言過去,站在他的身邊。
這老者就伸出自己的一隻手,輕輕的按在專信的背後。專信立即感覺到有一種暖烘烘的東西傳遍了他全身,只片刻之間,他身上再沒有如針刺般的感覺,駭然道:“前輩,晚輩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唐朝一聽他說“醫人無算”這句話,心中大喜,趕緊問道:“老前輩是不是姓孫,名思邈?”
請有鮮花的支援一下,謝謝!
整理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