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步聲匆匆響起,門外走進一人,他身材微胖但動作敏捷,一雙炯炯有神的眼中閃著精明的亮光。他就是展虹山莊的大主管金玉春。
此刻他卻一反平日的沉穩,白胖發福的面孔上流露出幾分驚慌。莊主平日裡交遊甚廣,四海之內皆朋友。他經常出遊,常常一去就是一、兩個月不回,有時候甚至長達一年半載,所以他此次去了十來天未歸,並沒有引起莊裡人的注意。但前日,突然來了位官差,告知莊主已死,這叫他如何能不慌張。
“金主管你不必驚慌,我問你話,你慢慢答來。”劉名捕請他坐下,安撫地說道。
“是是是,小人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金主管畢竟是跟隨展虹莊主多年的人,欠著身子坐下,不大會的功夫便穩住了情緒。
劉名捕等他安穩下來,這才開口問道:“貴莊主平日裡可有仇人?”
金主管恭敬地答道:“回大人話,莊主平日裡待人極好,小人跟了莊主整整十三年,未曾見過他與人結怨。”
“那麼他去往虎末坡前可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
“回大人話,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
劉名捕誘導地說道:“你再仔細想想,什麼事情都可以講一講。”
金主管想了想,道:“如果一定要說有事,就是莊主在前往虎末坡之前,曾在莊內設了一次大宴。”停了一下,他又道:“不過這是常有的事。莊主喜歡與人結交,只要莊主在莊內,每月總會設幾次大宴小宴招待來客。”
劉名捕沉吟了一下,又問:“那次宴會一共去了多少人?”
“應該來了三十六人。”身為展虹山莊的大主管,金主管的記性甚好。
三十六人!劉名捕暗自點頭,如果算上“飛輪”程截,那麼便與虎末坡上的人數正好吻合。他問道:“你為何如此確定?”
金主管計算地說道:“因為我記得安排的是八人大桌,一共擺了五桌,其中一桌未滿,只有五人。那次宴會共去了七名一流高手,二十九名江湖人等,一共是三十六人。”
七名一流高手!劉名捕又點了點頭,再次問道:“你為什麼會知道是七名一流高手?”
金主管答道:“因為莊主吩咐讓這七人與他一桌,還說這幾位都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不可怠慢。”
七人與莊主一桌?劉名捕驟然一驚:“你是說,除了你們莊主外,還有七名一流高手?”
“正是如此。”金主管答道。
那麼加上展虹莊主,去往虎末坡的不是七名一流高手,而是八名!劉名捕似乎抓住了一條線索,忙追問道:“你可還記得那七人的相貌?”
“小人記得。”金主管回憶地說道:“那七人是:一名和尚,一名老道,兩名結伴而來、看起來很和藹的中年劍客,一個頭上插花還沒喝酒就醉熏熏的老頭,一個比別人高出兩頭的壯漢,還有一個看起來很冷的年青人。”
“一個看起來很冷的年青人?”劉名捕立刻抓住重點,這是死亡名單上沒有的人物。
“是的,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金主管想了想道:“那位年青人的周身無時不刻在散發著寒氣,眼神更是冷得可怕,只要他盯著你看一眼,你就會莫名其妙地感到渾身發冷。”
冰冷的年青人?劉名捕又再追問:“這名年青人還有什麼特點?他身上可有武器?”
“他用的是劍,除了吃飯,他的右手一直握著劍柄。”金主管十分肯定。他對此人印象極深。
劉名捕細細斟酌:江湖上用劍的青年高手不少,不過能給人以如此寒冷感覺的應該只有兩人。一位是菊南山莊的溫四公子,人稱“霜空劍客”的溫浩武,另一位則是崑崙無別門排名第四的“寒劍”徐紹風。
送走了金主管,劉名捕向手下命令道:
“傳令下去,在大鵲山周邊擴大搜尋範圍,查詢‘霜空劍’溫浩武或‘寒劍’徐紹風的下落,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是!”
劉名捕推開窗戶向外望去,窗外青天白雲,翠柏臨風。
這名令人寒冷的青年劍客既然參加了展虹山莊的聚會,那麼很可能他也參加了虎末坡之戰。但在虎末坡上並沒有發現他的屍體,看來他是此案中至關重要的人物。不過,他究竟死了沒有呢?崑崙無別門距離此地路途遙遠,溫家的菊南山莊倒只有三兩日路程。看來要先去溫家的菊南山莊走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