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謀講談社?你小子…開玩笑也要適可而止!”
山中弘義獰著臉,雙拳緊握,西裝被肌肉和憤怒撐起。然而下一秒,又像是想起了自己身處何處,強行從滿臉橫肉中擠出個笑容。
“清水君你好好想想,我有什麼理由這麼做?我在講談社工作了四十年,當了十幾年的董事,分管了大部分關鍵部門,社長也十分看重我。對我來說,講談社就像自己的家一般,一個人怎麼可能對自己家起了圖謀?”
稍稍避開他口水噴濺的範圍,清水徹搖搖頭:“大概是因為…前輩有一天突然發現,講談社永遠也成不了自己的家?”
“你…住口!”
“雖然沒有什麼證據,不過我可以猜測一下前輩這些年的想法…”
“說了讓你住口!”
“弘義,”旁邊突然傳來淡漠的一聲,野間省伸不知何時按住了山中弘義的肩膀,“如果你覺得是玩笑的話,那不妨先聽清水君說完。”
轉頭與野間對視幾秒,山中弘義咬牙道:“是…社長。”
“那我就失禮了。”
對著野間省伸點點頭,清水徹開始講述。
“前輩剛才說到已經在講談社當了十幾年董事,但實際上,前輩手中的講談社股票少得可憐吧?作為一間家族企業,講談社的大部分股份都在野間家族手裡,剩下的由所有員工共同持有,真正留給高管的沒多少。也就是說,前輩這個董事位置,完全是靠一心為講談社服務得到的。”
“不過大部分公司的董事都是這麼來的,這也不是什麼問題。可講談社偏偏是個家族企業,社長一職只能由姓野間的人擔任,這就決定了,無論前輩再怎麼努力,再怎麼為講談社奉獻,也沒有沾染最高權力的資格,也永遠…要比自己曾經的同窗兼好友…低那麼一頭。”
“可能剛進入講談社時候前輩還沒想這麼多,可自從當上文藝局局長,有了進入高層的機會後,前輩到底還是意識到了這件事。也就從那時起,前輩開始積累起屬於自己的人脈,也開始想著…怎麼才能把講談社的這一切據為己有。”
在講談社大樓的最高處,山中弘義低頭沉默,野間省伸面無表情,只有清水徹的聲音於空曠中迴盪。
“但講談社真正有的是什麼,是這座大樓?還是每年一千多億的營業額?還是社長這個位子?都不是,前輩你很清楚。作為一個出版社,講談社真正有的是足夠專業的編輯,是一大堆願意在講談社出書的作家,以及與各種文學機構、政府部門的關係,換句話說就是‘講談社’這三個字。”
“有形的事物好處理,但這種只存在於人心的東西就難辦了。不過前輩你也有自己的辦法。”
“你實際掌握了早稻田文學部的稻門會,利用校友這層關係建立人脈。又用這些年從講談社這裡弄到的錢成立了表面上與自己無關的新興社,甚至利用自己作為講談社董事的影響力明裡暗裡為新興社提供便利。但這樣做充其量只是另立門戶,距離掌控講談社相差甚遠,而且就算被人發現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所以當時我也很奇怪,以前輩的位置和貢獻,為了自己和家人成立一家新的出版社,想來野間社長也會理解,甚至會主動提供幫助。可為什麼要費盡周章掩蓋自己同新興社的關係?直到我看了新興社的財務報表才算明白…”
“你看了財務報表!”
山中弘義猛地抬起頭來,一雙虎目緊咬著清水徹,深沉的嗓音似在低吼,“前幾天直美告訴我渡邊孝那個傢伙趁著家裡沒人偷偷上門,我還以為他不過是來要點錢,沒想到…原來是你…”
清水徹搖搖頭,“前輩,現在提這些已經沒了意義,還是說正題吧。”
“新興社的利潤率高到出奇。我託人調查後,發現新興社的主要往來企業都是講談社的子公司,從印刷、發行到售賣,全部如此,設計之類的業務甚至由講談社本部來做。而這些公司和部門全部嚴重虧損,無一例外!”
“這些年出版市場持續萎縮,虧損也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而前輩你作為常務董事,想來有的是辦法讓講談社注意不到這些。”
“但是以講談社的體量,被新興社吸血,短期內也不會太困難。所以前輩你也有別的辦法。”
“你放任渡邊孝在文藝局裡肆意妄為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的‘努力’下,文藝局這些年很是出走了一大批編輯和作家,然後是辭典局、雜誌局、文庫局,不出意外的話,這些人都被新興社接收了。結果就是講談社整體業績大幅度下滑,行業內各種傳言也多了起來。”
“話說,那次直木獎舞弊也是前輩你的主意吧?這麼高風險的事居然交由渡邊孝一人操辦,想來前輩你也做好了準備。如果成功則能掌控一個直木獎作家,以及好幾個評委的把柄。失敗曝光出來也能狠狠打擊講談社的聲譽,讓講談社盡顯頹勢。是這樣吧?”
山中弘義只是死死盯著他,野間省伸按著山中的手也愈發用力。
見沒有回應,清水徹又繼續道:“這些加起來就是前輩的計劃,一邊壯大自身,一邊搞亂講談社,讓講談社陷入經營危機。而到了那一天,就算是家族企業,野間社長也不願意看著講談社徹底倒下吧。”
野間省伸冷著臉,“確實如此。”
“前輩具體是什麼打算我不清楚,但我想無非是勸說野間社長進行改革、整體上市、出售股份這些,到那時候就是前輩你的機會了。比方說引入新興社的投資,兩家合併重組,或者由新興社出面大量收購講談社的股份,亦或者以講談社存亡為名直接對野間社長進行逼宮。總之,有的是辦法。”
“對了前輩,新興社在東京三菱UFJ銀行的貸款就是用來做這個的吧?上百億的規模,看來前輩已經做好那一天的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