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更覺歡喜,只是,人生無坎坷不生活,總歸還是走到了劫難之地,宋公公卻沒有能力再同宋小棉走下去。
他也漸漸感覺到了吃力。
宋小棉目光掃過眾人,沒說一句話,她在等著他們開口。
宋百川見無人開口,他嘴角掛著狡黠,上前兩步,卻並未給宋小棉行禮,高揚著頭,朗聲直呼宋小棉的名字。
“宋小棉,你治理後宮不周,在位期間,也並未給百姓和朝臣做什麼實質性的貢獻。古人說的不錯,女流之輩到底還是不能扛起治國大旗,所以,群臣一致認為,你沒有資格坐擁朝權,治理天下。”
宋百川倒是極為積極,對於篡權一事,他從來不往後退,一直往前衝,尤其是見沈洛凡沒有動作,而其他朝中重臣,能夠與他比肩而立和相提並論的品階臣子,也並未有任何動作,宋百川便自信的以為,憑藉昨日自己同旗下權勢的商議,足以能夠支撐自己成為下一任君王。
至於沈洛凡,以及其他有野心之人不行動,便只有被自己打壓的份兒了。
所以他率先開口,誰開口神便能夠獲得朝臣的共鳴,一旦眾臣支援他的言論和看法,那麼在推舉國君的時候,他便會成為朝臣第一人選。
宋百川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相比沈洛凡,他有足夠的自信,無論在文官還是武官之中,他自認為都是最出色的那一個。
宋小棉淡淡的看著宋百川,臉上並未因為他的言論有絲毫驚訝之色,卻是現出了冷笑。
“宋將軍,你這是要造反?”
宋百川朗聲大笑,笑聲中無不帶著得意:“造反?你這話說的嚴重了,我不過是不想遼國百姓陷入深水深火熱之中,想要救他們罷了,也想還遼國一個穩定朝局。你做不到的,我都能做到。”
宋百川如此堂而皇之的推舉他個人,目的再明確不過。
沒錯,朝中有他旗下的權勢,可更多的朝臣並不知道宋百川此舉意為何?所以當宋百川推舉他個人的時候,一大半的臣子,臉上不免都現出了驚訝之色。
“宋將軍,你這話是何意?”
吳丞相沉聲問道,自打呂丞相被處決之後,林墨然當即變成心冊封了丞相,便是吳庸吳丞相。
吳丞相在宋百川和沈洛凡兩方勢力當中,一直都處於中立,不依附任何一方,也從未有過造反之心,相比呂丞相,他多的是忠肝義膽,一新都為朝堂,君主,百姓謀事,從不在朝堂之上掀起任何風浪,故此不論林墨然還是宋小棉,對他都是十分信任。
以吳丞相為首的一眾中立者,紛紛向宋百川投去了氣憤目光,顯然誰都沒有料到,宋百川這般權慾薰心,膽大包天。
宋百川冷哼一聲,反而厲聲呵斥:“吳丞相,你不要告訴我,你覺得憑藉宋小棉區區一介女流之輩,便能讓咱們朝局穩定,百姓安康!”
宋百川說的倒是正義凜然,“如今,邊境戰火四起,鄰國不就是認定遼國無法統一,朝臣對新皇不服,百姓怨聲載道,看準時機,才想要侵佔,瓜分遼國嗎?吳丞相若是還想讓現在的局面繼續惡化下去,本將軍倒是無話可說,唯有同諸位臣子,一同等待遼國亡國。”
宋百川當然不甘心等待,更不會讓自己的目的受阻,他既然想好了篡權,便也想好了各種可能性,所以託辭是一早就準備好的。
“只是到那時,吳丞相若再想忠君報國,怕是沒了機會。而我們這些為民辦事的官員,也會世世代代,都會遭受百姓的唾棄,臭名昭著,在歷史上留下屈辱的一筆。諸位大人,你們難道希望日後自己的子孫,承接著他人對家族對祖先的謾罵,使他們終日無法抬頭,在屈辱中度過一生,你們願意嗎?”
宋百川這番演講,倒是很好的激起了群臣心裡最為在意的那一點。
誰都不想遺臭萬年,誰也不想自己的子孫後代不被人景仰推崇,更不想成為亡國之奴,對宋百川的話,他們多多少少還是贊同的。
的確,宋小棉當權,他們一直深有意見,即便宋小棉為朝廷,為百姓做了點事情,可依舊難以消滅,他們根植於觀念的那種執念。
因為一早就認定宋小棉不適合當權,所以不論是一開始,還是後來,因為宋小棉的成就雖有改觀,但不足以說服他們一直讓宋小棉坐擁朝權下去。
王美人之事,只是一個導火索罷了,倒是讓他們有足夠的理由勸退宋小棉,讓她退居幕後,不再參與朝廷以及政事。
可即便宋百川說的言之有理,但這不能成為他篡權的理由啊,就算宋小棉不當朝坐擁朝權,也輪不到宋百川替代她。
吳丞相開口道:“宋將軍所言不假,可是再怎麼算,也不能由宋將軍來替代皇后娘娘的位置,這不符合情理,若是再直言一些,宋將軍這就是篡權,你是要推翻皇上辛辛苦苦建立的朝權,自立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