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輝下,森林裡透著一絲絲寒氣,齊良跳下石塊正要下山迎接,左右劍兄弟連忙阻止:“世子請不要下去,讓他們自己上來。”
齊良側首一思,欣然接受,雖然魏士安與劉德祥都是信得過的侍衛,但在此特殊時刻還是小心點為好,遂靜靜站著不動仔細觀察下面的情況。
部隊在山腳停下,只有劉德祥、魏士安及兩名帶隊千戶飛快跑上山來,齊良欣慰地笑,此可完全放心了。
“參見世子。”劉德祥與兩名千戶行禮。
齊良十分高興:“各位辛苦!”
魏士安則由衷讚歎:“世子料事如神,果真無人阻撓我們離開。”
齊良現出無奈神情,在此危難時刻誰還會進行無謂的內耗?此也充分說明吳軍已相當勢弱了,他揮揮手:“咱們下山吧!”
劉德祥跟在其側,問:“天已黑,是否就在山腳安營紮寨?”
齊良搖頭:“我們必須連夜行軍。”
劉德祥問:“我們準備去哪?”路上魏士安已與他說明一切,遠離敘州府與馬寶的軍隊他也認為是明智的選擇。
齊良道:“我們向石柳河上游走。”
劉德祥奇怪問:“世子!我們不回南邊嗎?”
齊良斷然道:“不!我們過河去北邊。”
不僅是劉德祥,另一側的齊惜音及背後的魏士安等人皆驚,劉德祥有點魂飛魄散:“又去北邊?”
齊良道:“我們與桂明會合去,再進大勞山!”
齊惜音一臉寫滿的擔心,強調反對:“世子!河對岸還有清廷大軍駐防,渡河太過兇險,萬萬不可。”
齊良不以為然:“此時非彼時,經石柳河攻防戰清圖海部實力已大損,他們全盛時都不能奈何本王,又遑論現在?況且,他們還得駐重兵於石柳河畔以防馬寶將軍部,哪還有餘力對付我們?”
齊惜音仍然憂心忡忡:“可您是世子,清軍一定會傾力對付您的!”
齊良笑笑:“誰知道我過河了?即使知道又如何?北岸有那麼多支我方部隊在遊擊,誰又知道我在哪支部隊裡?”接著現出溫柔的笑,好言寬慰:“齊姐放心,我們只是過去與桂明會合,大家聚齊後,我們便回昆明。”他望著北方頗有感慨道:“北岸可不只有桂明兄弟啦,還有魯指揮,張參軍及昆明衛等眾多兄弟,我既然把你們都帶出來了,也一定要把他們帶出來。”
劉德祥既是感動又是感慨,道:“北岸天大地大,可任由我們翱翔,以世子英明睿智自不會有什麼問題,屬下擔心的是我們怎麼渡過石柳河?經上一役,清軍已加強了對河岸的戒備。”
齊良道:“還能怎麼過?當然是偷偷地過啊!”只要大家思想統一願意過河就好,其它一切好辦。他信心十足吩咐:“先派出探子探明上游各渡河點,擇其一偷渡。”石柳河那麼長,而清軍也就那麼幾萬人,想要找個清軍薄弱之處還不是簡單之事?
溯石柳河上行百里,經過多次偵探後,擇一水緩灘闊的點夜色裡齊良部成功偷渡。上岸後部隊直奔大勞山,此時的大勞山戒備已鬆散,整個三十里範圍內警戒區清軍所剩無幾,大多是一些地方鄉兵在濫芋充數。齊良部輕鬆撕裂警戒線,並大量打擊地方鄉兵及鄉兵背後的勢力——地方土豪劣紳,金銀收歸天朔府,田地財產則分給平民,當地百姓無不歡慶,並積極配合吳軍尋找失散的吳軍將士。
踏遍了整座大勞山都不見一個活著的吳軍,千餘連發弩士兵們個個垂頭喪失,神情沮喪,但桂明反而高興,心情愉快,因為其中沒有發現女人的屍體也沒有發現世子的屍首,這說明齊惜音侍衛長沒有事世子也沒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