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止沒有見過太子,前世也沒有多少交集。唯一對太子有所瞭解還是在洛陽覆滅之後,寧止才開始瞭解。
在大漢精銳因為劉武幾乎全部埋骨前線的時候,是這位太子最後做為皇室的脊樑,站出來組織世家,聚攏私兵,盡最大的力氣和來犯的魔族作戰,在洛陽保衛戰中維護了大漢最後的骨氣。雖敗雖死,但恭喜啊洛陽的魔族也崩了不止一顆牙。
那以後,這位太子的名字也被世人瞭解,大漢太子,劉徹!
那一戰,劉徹表現出來的統籌力,組織力,完全不負他曾經太子的名號。也是因為那一站,寧止相信太子是可以坐好大漢的江山的。
至少要比劉武好。
而寧止雖然一直想著要幫太子,但寧止其實沒想要給太子效力。因為,他並不只想改變大漢的命運。
但這樣一來,也就造成了,寧止跟太子其實不熟,現在劉徹站在他面前他都不認識。
不過劉徹和東方朔是認識寧止的,兩人看過寧止的畫像。
原本寧止是覺得既然沒什麼聊的,那就打算走了,大不了換個方式去了解秦淮河。所以劉徹懟他,寧止毫不猶豫的懟回去了。
但那其實只是劉徹的見面禮儀,天知道這位太子怎麼養成嘴臭的毛病。這對寧止其實還算剋制,只是旁敲側擊的堵了寧止一句。寧止要是不機靈點的,還以為劉徹在誇他呢。
不過畢竟是太子,只是習慣嘴臭而已,到還不至於一直嘴臭。
接下來在劉徹的刻意,和東方朔的有意拉攏,寧止發現對方似乎也想和自己拉進關係。於是,酒過三巡,三人就差當場拜把子了。
一旁坐著的東方禹全程懵逼,剛剛還跟我聊琴音,這怎麼一會我就插不上嘴了?
不過東方禹本來也沒興趣跟幾個小輩聊,雖然驚訝於寧止對自己看見那些奇怪場景的看法,但是既然寧止看不到,那東方禹也就沒興趣跟寧止多聊了。
坐了一會,東方禹便自是自顧自的喝酒了。坐了一會,又覺得有些無聊。便起身想要去後院,求見如意姑娘。
寧止自稱洛陽一個小世家的嫡子,聽聞秦淮河之名,好奇就想來看看。
小世家,這人可真敢說。寧家都是小世家那什麼是大世家?清河崔氏?潁川陳氏?范陽盧氏?銀川荀氏?劉徹暗自想到。
劉徹則自稱某個宗派的繼承人,這次來洛陽便順道看看名聲不小的秦淮河,看看江湖上人吹的天花亂墜仙女下凡的地方就是有多神奇。還說這秦淮河上的女子一個個裝模作樣的沒意思。
這人舉手投足間確實有一種堂皇大氣,而且言語頗為流氓應該確實是宗派出身。只是看著氣度,應該不是什麼小宗門。
天武神宮?白月道門?應該不會是浩然學宮吧?哪裡不生產流氓。
寧止暗暗的想到。
一旁的東方朔看著二人相互探底,無奈的搖了搖頭。心裡忽然覺得劉徹這人也是挺無聊的,早就知道寧止的身份還在這裡跟他言語試探,寧止啥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劉徹有心算無心,指不定會把寧止誤導到哪裡去。
半響後,二人的關係彷彿已經是極好的朋友,言語之間相談甚歡,變現的極其的意趣相投。只差一步怕是就要當場結拜為異性兄弟。
實則劉徹心裡已經在冒汗了,他覺得自己低估了寧止了。他覺得寧止未來肯定是個人物。現在則覺得都不用未來,現在已經是個人物了。就是實力差了點。但才多大?城府未免也太深了吧?
寧止也有些吃不消了,自己百多年的人生歷練,雖然很少是在江湖勾心鬥角,大部分是在沙場征戰。但一百年摸爬滾打的本事可不是蓋的,就這,也才跟對面那年輕人差不多平手。
這人絕不是什麼江湖大派的繼承人!
當然,不論兩人心裡是怎樣想,表面功夫還是做足了的。至少在旁人看來,這二人還當真是兄弟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