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意有點兒無賴的意思,娟子嬸與小柳聽的面面相覷。
許昭楠倒是半點不好意思都沒有,有時候啊,人就是太要臉,所以才容易被欺負。
如今都三月底了,雖然因為天寒,上河村還沒正式開始春耕,可勤快些的人家也已經開始伺候家裡的土地了。
堂屋裡周氏和王氏吵嘴的時候,許昭楠便聽了一耳朵,這四柱叔家就是勤快的那一波。
再者說,即便不談使的力氣,也沒有開春才告訴別人不租地的,這是誠心斷人的生計。
周氏在旁邊幫腔,“楠兒這話說的在理,總比現在硬扛在這兒強。”
娟子嬸訥訥點頭,小柳也咬著唇瓣答應了下來。
待送走了這兩人,許昭楠才又細緻的問了問這家人的情況。
“哎,就前兩天的事兒。你爺走的急,家裡沒備棺材,現打自是來不及,便只好去鎮上買。那日是你四柱叔陪著你爹出的門,回到家你爹便說跟人起了衝突,四柱被打傷了腿。
先前還以為沒事兒,哪曉得今個兒娟子過來,我才知道四柱的腿傷的很重,尋了大夫,說是怎麼也得修養上一兩月,這話正巧叫你二嬸聽見了。”
王氏聽見了再一告訴小蔡氏,便有了方才那番場景。
“為了給爺買棺材傷的腿,繼奶奶竟然還想收地?”
周氏恨恨的一拍大腿,“誰說不是呢,這事兒要說出去,管叫她沒臉!她啊,就是為了噁心我,噁心咱家呢!是咱家連累了娟子他們。”
許昭楠點頭,接著又問道:“那娟子嬸是為了借錢來的?”
“嗯。”
聽到這話,周氏臉上露出幾分心虛來,“四柱那腿還得繼續看大夫,我、我借了五兩銀子出去。”
“娘做的對。娘和爹的錢,想怎麼使便怎麼使。”
可能是因為先前周氏說過,要攢銀子給她說親事,所以這會兒提到把銀子借出去了才會這般不自在。但許昭楠是完全不在意的,因此便笑著肯定了一句。
如此,毛鎮鋪子那頭算是暫時有了個方向。
許昭楠按照現代的衣裳樣子畫了幾張圖出來,給周氏與娟子嬸看過,待她們倆挑選又確定了能改能做之後,便找到關縉拒絕了他要給繡孃的好意。
關縉倒是挺遺憾沒幫上忙,但也算是知道她的性情,因此並沒有再勸,只是叫她有需要的地方隨時找蘭雀。
許昭楠又是感謝又是不好意思,便連著兩天上山,竟是獵到只大雁,便趕緊送給了關縉,這才自覺對得住人家了。
只是關縉收下大雁的時候,臉色有些怪怪的……
在周氏兩人趕製衣裳的時候,許昭楠並自家小弟們也終於把鋪子的名字給定下了,喚做“好物堂”。
原本因著要賣成衣,也有人建議要不要叫某某衣裳店之類的,都被許昭楠給否了。
她現在打算賣賣成衣不過是權宜之計,畢竟自家沒資源沒手藝,真說做個布坊、成衣鋪什麼的並不合適,仍然需要再考慮這鋪子的經營內容。
喚做“好物堂”便方便多了,賣的都是好東西,您就進來瞧吧。
除了這層原因外,也是因著這鋪子太小了。
原主做鋪子的時候想的是給兄弟們找條路子,賺了銀子也能更好的養活城外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