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俗話說老夫少妻造出來的人,都是最聰明的。這一點至少在鍾會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天賦異稟的他,從小就表現出遠超同齡人的智商和才華。到了今天,三十八歲的鐘會,已經是司馬昭幕府裡無論陰謀詭計、庶務能力、軍事策略都排在前列的優秀幕僚了。
看到司馬昭的眼光投向了自己,鍾會微微一俯身,然後沉穩的說道:“大將軍,當先伐蜀。而且應該立即伐蜀。”
“哦,士季為何如此肯定?並且是立即?”現在,司馬昭最缺的就是時間。所以鍾會這個提議,頓時引起了司馬昭極大的興趣。
“大將軍,伐蜀有三利。其一,西蜀連連寇擾我國,導致其國力耗損嚴重,民眾困苦不堪。益州朝野上下,都是怨聲載道一片。此時伐蜀,實屬解民倒懸,只要王師能夠逼近CD,益州軍民定會望風而降。此乃人和。”
“其二。”鍾會不慌不忙的伸出第二根手指:“西蜀原有重險之固,佔據了地利。但自兩年前西蜀偽大將軍姜維提議,放棄興勢等峽谷出口,全軍收縮回漢中盆地內據城防守後,這地利已經不在西蜀一方了。此時伐蜀,我軍可以順利的進入漢中盆地。能不能打破陽安關、劍閣進入CD平原不好說。但至少漢中是可以拿到手的。拿到漢中後,即使不能一口氣滅掉西蜀,但這重險之固的地利,就是我方與西蜀共有。”
至少漢中是可以拿到手的,這句話深深的打動了司馬昭——拿到漢中,取得了曹真和曹爽都沒能取得的成績。這樣的戰功可以用來封公了吧?公都封了,王還會遠嗎?
“其三。去年西蜀偽大將軍姜維再次寇邊,鎮西(鄧艾)野戰不利,被迫收縮於洮陽,當時的戰局於我極為不利。結果姜維因為西蜀朝堂的傾軋再次無功而返。自此姜維被迫遠走沓中屯田。沓中與漢中,相隔千里之遠,而且道路崎嶇,交通極為不便。若我此時伐蜀,一路走陰平牽制住姜維主力使其不能迅速回援。另一邊發動大軍從長安出發,走斜谷進入漢中。則西蜀必然首尾難顧,全面崩潰之日為期不遠矣!大將軍,四十年了,西蜀難得出現了君臣不合,文武離心的局面。此乃天時啊!”
……
聽完鍾會的陳述,司馬昭捻鬚思考了很久。
“公閭、伯玉,對季彥和士季的想法,你們有什麼意見麼?”
衛灌想了想:“大將軍,灌並不太擅長軍略。所以這裡面的輕重拿捏得不是很準確。其實季彥和士季的方略都很有可取之處。一言以概之。大將軍若是近期要發動攻勢,當可伐蜀。若是要著眼長遠,當可在三五年之後伐吳。”
老大,這個就要看你急不急著篡位了。你要是急呢,那就採納鍾會的意見伐蜀唄。要是不急——反正你們司馬家都等了十幾年了,人家曹操當年也是磨了二十多年啊。總之,要是不急,那就再等等唄。
“嗯,公閭呢?”
“大將軍,充的意思是,我們是不是給雍涼、荊揚的都督、刺史們去信,問問他們的意見。畢竟,這是大事,前方一線將領的意見也是需要充分考慮的。”
“嗯,善!公閭所說確是老陳謀國之言。那就請士季動筆,給士載(鎮西將軍鄧艾)、子初(徵西將軍司馬望)、子思(雍州刺史諸葛緒)、休淵(徵南將軍陳騫)、子陽(徵擄將軍王沈)、世英(荊州刺史魯芝)、仲榮(鎮東將軍石苞)、子臧(平南將軍司馬俊,司馬昭的異母弟)八人去信。詢問他們的想法。要讓他們接到信後,在五日之內回信!”
“諾!”
“另外,請伯玉負責籌算府庫中的甲仗、糧餉。”
原來老闆你真的是急著要出兵求取戰功以方便篡位啊……衛灌這麼聰明的人,聽到司馬昭這句話,立刻就懂了:“請大將軍放心,灌會做好一切準備。只要大將軍一聲令下,隨時可以提供大軍出動的所有糧餉、兵器甲仗!”
“嗯。伯玉之言,吾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