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則指有罪、有理而殺。
“如果一位作者不但只選他自己滿意的史料,而且充滿了對歷史史料的論斷,就必須對他的文字進行甄別,知道那些出於他的思想,那些來自歷史。
“泛泛而論,沒有任何一部歷史書,可以免除這樣的甄別。
“第三,寫史態度,就是作著是用直筆,還是用曲筆。
“直筆就是按照確定的原則去描述歷史。
“曲筆就是屈服於壓力放棄原則不安事實真相描述歷史。
“中華上國曆史上直筆寫歷史最有名的例證就是司馬遷,傳言他受腐刑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堅持直筆寫史,當然直接的原因是因為他為投降的李陵求情而觸怒漢武帝.
“不過看中華上國曆史,時代越近,直筆越少,曲筆越多.
“到後來,‘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為親者諱疾’的禮訓,就佔領了史學領域,取代了直筆傳統,以至於明清以降,直筆絕跡,曲筆獨行.
“以至於到了後來,胡適先生說的‘歷史如同一個小姑娘,任人打扮’就成了一個無奈的主流,因為歷史都是勝利者所書寫,代表的勝利者的立場和喜好.
“所謂的野史、表達失敗者情緒的外史,統統失去了立足之地,這也是一種不依所謂的歷史學家個人意願轉移的大趨勢.
“這也就是說,沒有所謂單獨存在的史學立場,只是為統治者利益和目標服務的歷史學.
“當然,這不是史學這個單一學科獨有,而是所有學科都是這樣。
“這個方面不是我要討論的內容,只是順便提一下。
“要大家注意當你遇到書寫的歷史的時候,俱有鑑別精神和能力很重要。
“如果你理解了我上面說的東西,對於翦老前輩提到的問題,就容易解答了。
“為什麼沒有見到的史料記載這場大戰呢?
“簡單地說,就是沒有人去書寫,或者說有人書寫了,卻沒有流傳下來!
“造成這種狀態的一個主要原因,很可能就是沒有一個統治者真正留存下來!
“沒有留存下來的勝利者,誰來書寫這些歷史?
“即使有人寫它們,沒有人看或者沒有服務物件的話,寫了它們,又有什麼意義?
“如果你有歷史的敏感,你一定不會忘記,所有參與這場大戰的影英雄幾乎都死光了。
“而且這場大戰發生在一個重大歷史事件之前,就是毀滅生命的大洪水!
“那場洪水,除了挪亞一家八口以外,管你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全部一掃而光!
“如此一來,寫歷史的人,使用歷史價值教訓的人都沒有了,哪裡還有可能有歷史著作流傳?
“這也是翦老前輩提到的沒有史料的原因,我剛才正式給除了回答。
“但是,沒有史料,不代表沒有歷史!
“至於為什麼你們可以看到這場沒有記載的歷史活生生在你們面前發生,就不是我能解答的能力範圍,所有後生小子我,只好只能而退了。
“下面請我們真正的靈魂導師保羅三世,給大家上課!”
保羅三世雖然見多識廣,對剛才發生的大戰也是從未耳聞目睹,一直在那裡觀察與思考,心中的思緒滾滾而出,如同一百個噴泉同時爆發,湧出一浪高過一浪的波濤。
他的思考不照一般觀眾那樣,只是表面看熱鬧,而是直接到了事物的本質,就是為什麼萬能的造物主要這樣將這些人都陷人你死我活的拼殺之中,以至於被困於死亡的牢籠。
還有,即使讓他們死亡於罪犯之中,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比如父子反目、兄弟相殘?最令他吃驚的是,竟然是一個女人就引起如此大範圍的爭鬥和死亡?
比如那個海倫,還有挪戊的夫人,也就是戊龍的母親,全都導致幾萬人死亡。
當那個聞人博古回答了那位翦不佞的部分問題以後,把其餘的問題交給他解釋的時候,保羅三世雖然還沒有思考通透,但是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答案,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考的方向了。
於是,他也不客氣,立刻就接過了話頭,說道:“既然這個問題推給了我,我就從造物主的旨意這個角度來和大家聊聊……”
可是,他這個開場白一出,還沒有來得及深入展開,就被打斷了。
打斷他的是百里良騮!
“且慢!孔老師您有什麼要說?”
原來他看到有幾個舉手要求發言,其中之一,就是那個被翦不佞老前輩點名卻把問題推給聞人博古的孔毓良。
別人看不到,即使看到了也管不了,可是百里良騮這個總負責人,兼直播總主持人當然能看到,也必須顧及,所以就暫停了保羅三世,讓孔老師首先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