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就把他怎麼得以駐顏的,按照他的理解告訴了百里良騮。
就是整整一百年前,那時他正是年富力強,那個世代,他倒是記憶猶新,還是前清那個年代。
他從他的老家曲阜那邊逃難過來以後,就在今天的胡營一代轉悠。
他們在那裡轉悠的原因,就是那裡有很多柿子樹。
有柿子樹跟他們沒有關係,但是柿子樹上有不少可以吃的柿子,就和他們有關係了。
那是一個初秋的季節,柿子樹上的一下早熟的柿子可以吃了。
這裡的柿子是那種澀柿子,就是不透熟就澀的很,根本不能吃。
那時的鄉民還很淳樸,很大方的允許他們的這些逃難者,吃那些早熟的柿子。
這樣幫助了他們度過饑荒,得以活命。
然後,他就找了一個教授私塾的工作。
教書可以讓他掙一些束脩養活自己。
當然那個時候他還得靠束脩活命,因之也就還沒有拒絕束脩的政策。
有一天,他去另一個村子上課,遇到一個年齡相仿的同行人,就交談起來,結果越說越投機。
那人甚至一直跟著他到他教書的地方,也聽了他的整堂課,直到結束的時候,才一塊回來。
在早晨相見的地方,那個人分別而去,臨走之前給了他一個丸子,讓他吃下,說是可以祛病延年,甚至可以防飢禦寒。
二人談得投機,他也相信他,沒怎麼考慮,當時就吃了。
當時也沒有什麼變化,就回去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忙了一天,就把吃了一個丸子的事情忘了。
誰知道,隨後的三天,他竟然都沒有吃飯,卻一點都沒有餓的感覺。
那個時候,吃飯是一個最大的問題,他為了節約糧食,每次吃飯不是餓極了,都不會去吃的。
連著三天沒有餓,他可就心裡沒譜,慌了神了。
人就是這樣,無緣無故的好事,也能讓人六神無主。
三天不餓,太不正常了,他要找不能感覺到餓的原因。
他當然就要找原因了,再耽誤下去,就耽誤大事了。
一找之下,除了吃那個丸子以外,沒有任何不同。
因此,他肯定就是那個丸子的效果,因此也記憶的非常清楚。
他自嘲道,由於捱餓餓怕了,所有和捱餓有關的事情都念念不忘。
至於駐顏不老的事情,實際上當時根本就沒有注意,那個時候不餓死就行,誰還注意自己的容顏。
別說男人了,女人都難免蓬頭垢面。
大概到了二十年後,遇到一個以前的朋友,那個人已經老態龍鍾行將就木,他才意識到這個現象。
因為當他告訴他的朋友他是他的朋友的時候,他的朋友堅決不信,只認為他是他朋友的兒子。
為此,他還鬱悶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後來,他就一直保持這個樣子。
他也逐漸明白自己有今天的這個樣子,都是那個藥丸的效果。
他能得到那個藥丸,都是拜他那個萍水相逢的朋友所賜。
百里良騮一聽,這個故事和鍾常偉的故事很相似!
難道古農塢真的早就有向外發展的計劃?
無論如何,這個孔毓良是一個很好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