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追求永生路迢迢> 第610章 第一印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10章 第一印象 (1 / 4)

第一印象,眼前這個書生也就二十多歲一個青年,風流倜儻,綸巾羽扇。

頭上戴著的綸巾不是太多見,手中搖的羽扇則是特有名。

綸巾不多見的原因,是因為現代人早就不用這種東西束頭了。

他們或者是留個現代髮型,就此招搖過市;或者帶個帽子,用來遮蓋腦袋。

又省事有安全,遮涼保暖的效能還特好。

綸巾,就是一個三尺見方的青布,用一個特殊的方法,包在腦袋上。

因為早期的時候,諸葛亮專門帶著個東西,因此又稱之為“諸葛巾”。

這種諸葛巾,因為按當時也就是漢代的長度是三尺見方,那時的一尺,相當於現代的6.93寸,也就是接近7寸。

所以到了現代,這種綸巾,也就是長寬各有二市尺的一塊方布了。

要說這樣一塊方布,如何飄逸灑脫的綁在腦袋上,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綁的不好的話,不但不能給佩戴的男子增加什麼招風度數,反而成了他的累贅。

沒見到那個玄空道長,好好的一頂混元巾道士帽都給他搞丟了,何況那個不是帽子只是一塊方布的綸巾。

相比之下,儒家對於帽子的重視程度更加高於道教,因為他們向來提倡衣冠正代表的是心術正。

甚至還說什麼,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由此而知,那個帽子不但要帶,而且必須要戴正。

不戴、戴個破帽子、戴了帽子又搞丟了,都是不成體統的。

而儒家把正衣冠、知興替、知得失,並列在一起,就知道這三者是賢人大德別不可少的基礎要求。

而在這三個要求中,正衣冠擺在第一位,可見衣冠不整,在儒家眼裡,就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販夫走卒之流。

因此,儒家士子出來行走,會見各方成名人士,端端正正戴一頂好帽子是必不能少的。

有了好帽子,當然就要有配套的服裝搭配在一起,否則就成了嚇唬烏鴉的稻草人。

還有一說,現在西人的服裝流行,正式場合不穿西裝,就覺得沒有入流一樣。

不過,正宗的儒家士子絕不這樣認為。

因為他們要戴綸巾。

腦袋上戴綸巾,脖子上系領帶,叫上蹬著皮鞋,看上去絕對是一個戲子。

扮演的角色,就是活脫脫一個土老帽進城。

正式的裝束,應該是頭上綸巾,身穿長袍,不要馬褂,腳蹬布鞋。

最好是出自家中老婆親手拿出來的鞋底和鞋幫製成的手工品。

當然,換換樣也能將就,但是絕對不會有那種天然的純正。

現在,這個來說項的一介書生,就是這個裝扮。

一頂綸巾頭上戴,一襲長袍適體裁,手中輕搖鵝羽扇,千層鞋底走不歪。

尤其那個綸巾,如同長在腦袋上,穩如磐石!

不知道從戴上到現在過了多長時間,也不知道走過了多少路途,愣是一絲不苟正正呆在他的腦袋上。

看到他的人,即使是熟人,也都嘖嘖稱奇。

當然這些人都是純屬看熱鬧的。

一聲不吭卻更加註意的人則是心中暗暗驚異。

這老頭兒平時的綸巾,也是經常歪歪斜斜,表現得不是很正經的!

難道今天該這個老頭兒出彩?

第一次見到約盟區最大的頭頭腦腦就這麼給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