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丘陵的盡頭,實際上也是連到了玄空山,就是胡營毗鄰的西山。
村西除了不是平坦的耕地而是一片丘陵以外,那裡也沒有正式道路,更別說那些可以通車的公路了。
可是恰恰因為這樣的地形地貌,才更加適合憲圩的人逃跑。
那當然是要他們有這樣逃跑的願望才行。
至少在攻防戰開始的時候,憲圩村民在鮮于靚顏的領導下和佈置下,沒有逃跑的打算。
他們也沒有什麼特意設計的策略,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哪裡有人進攻,哪裡就有人攔截。
赫連雲天率領鶴嶺人把憲圩圍起來以後,沒有歇息,立刻就開展了攻堅戰鬥。
他們這些攻城拔寨的人都是農民,當然沒有那種巨大的攻城裝置。
他們也沒有現代化的武器系列,自動化武器都沒有一件,甚至火槍、鳥銃都沒有。
但是,他們有農具!他們手中的農具就是他們最銳利的武器。
這些農具為幹農活所預備,因此使用這些東西幹農活很有效力。
沒有人知道,用它們來攻城拔寨,也煞為厲害!
關鍵是這些農民經驗豐富,他們知道怎麼用,才能夠發揮它們的最大作用,甚至能超常發揮作用。
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東西全都不違法!
幹農活的時候使用的傢什,現在順手拈來,上手就能用。
首先一道厲害的攻牆裝置,就是大型農業機械拖拉機。
不是手扶拖拉機,而是重型拖拉機,多少類似裝甲車的那種。
鶴嶺的農民一水兒開出六臺笨重的傢伙,都是履帶式的,轟轟烈烈地開了過來,還都帶著一個挖掘剷鬥。
這些拖拉機分佈在圍牆的三個方面,只是網開一面的那個方向沒有。
開到了圍牆近前,碩大的支撐臂伸出去,揮出剷鬥對著圍牆吭哧吭哧吭哧就是連續三挖!
這個大傢伙很是厲害鐵嘴鋼牙,就是岩石如果不是花崗岩的硬度,都會被啃下一塊來!
可惜的是,這裡的圍牆看上去有些黑乎乎的不起眼,卻非常堅硬,鐵嘴鋼牙上去竟然啃不動!
啃了三口,竟然一口也沒有啃下來!
唯一的效果就是在那黑乎乎的牆體上啃出幾道白印子。
有一個剷鬥也許是原來就有傷,竟然還嘣牙了,留下一個一尺多長的豁口。
剷鬥不能奏效,那些拖拉機駕駛員也就罷手,牆鏟不動就不跟它較勁,把心愛的拖拉機給搞壞就虧大了。
那可是非常寶貴的重大財產!
那些拖拉機現在實際上都屬於個人的財產,不但幹起農活來非常給力,還有很多商業價值可以開發出來。
比如可以搞運輸,還可以承包土石方的建築工程,和幹農活沒有什麼實質的差別。
只有有一個年輕人比較楞,這種大傢伙對付不了一堵石牆很是不服。
別人都走從寨牆根下撤離了,他卻只退後幾步,然後揮起剷鬥對準牆根就是一通狠挖。
大概挖了十幾鏟,愣是挖出一個一人深的大坑。